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795219742W/2018-05923
分  类: 工业和信息化(中小企业发展) ; 通知
发文机关: 吉林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8年10月16日
标      题: 关于印发吉林市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吉市政发[2018]12号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16日
索  引 号: 11220200795219742W/2018-05923 分  类: 工业和信息化(中小企业发展) ; 通知
发文机关: 吉林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8年10月16日
标      题: 关于印发吉林市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吉市政发[2018]12号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16日

吉林市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 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冶发展

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7]50 号) 《工业互联网发展

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 工信部信管函[2018]188 号) 和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 吉政发

[2018]9 号) , 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重要机遇, 推动我市工业互

联网发展, 助力“ 数字吉林冶建设, 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实

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

会、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高质量发

展,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着力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施,

打造标识解析体系, 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同步提升安全保

障能力, 促进行业应用, 培育龙头企业, 加快人才培养, 推动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攻

方向, 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

( 二) 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 融通发展。遵循科技创新规律, 以数字技术创新

— 2 —

为核心驱动力, 加强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与典型应用推广,

培育多元创新主体, 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引导上下游企业、大中

小企业、跨领域企业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促进产品、技术、服

务与业务的集成创新, 营造高效、融通的发展环境。

市场主导, 政府引导。尊重市场规律, 充分发挥企业在促创

新、优供给、增活力中的主体作用,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实现更

大范围、更高效率、更为优化的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强化政府的

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 坚持精准施策、重点突破, 分行业、分区

域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以点带面, 重点先行。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和产业基础, 紧紧

围绕支柱和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

应用试点示范, 带动各行业( 领域) 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

( 三) 发展目标。

到2020 年, 初步建成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可定制的

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 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初步

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力争城市出口带宽达到

1680Gbps 以上, 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到100% , 移动宽带用户普

及率达到80% 以上, 4G 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开通窄带物联网

( NB-IoT) 基站2000 个以上, IPv6、5G 普及率不断提升, 基本

建成全域高效实用的新型智慧城市。培育技术领先、引领行业发

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加快传统工业云平台向工业互联网平台迭

— 3 —

代演进,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互联共享, 支持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

展, 打造更加开放包容、更具竞争优势的平台体系。

二、主要任务

( 一) 夯实网络基础。

1. 推动光纤宽带提速升级。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持续加大投

资力度, 扩大光纤宽带网络覆盖, 继续推进光纤改造, 普遍提供

百兆宽带接入能力, 增强骨干网络承载能力。部署大容量传输网

络, 实现城域网、骨干网与高速宽带接入网同步扩容, 加速向全

光网络演进。( 市通信管理办公室负责)

2. 加大网络降费优惠力度。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推出大流量

套餐等流量降费举措, 移动流量平均单价年内降低30% 以上。

推进连接中小企业的专线建设, 简化专线接入手续, 持续降低中

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水平。进一步提升宽带互联网接入速

率, 优化资费方案, 大幅降低企业互联网数据流量资费水平。

( 市通信管理办公室负责)

3. 实施IPv6、5G 应用部署。组织电信运营商初步完成企业

外网络和网间互联互通节点的IPv6 改造, 建立IPv6 地址申请、

分配、使用、备案管理体制, 建设IPv6 地址管理系统, 推动落

实适用于工业互联网的IPv6 地址编码规划方案。超前筹划域内

5G 网络布局, 跟进发展5G 网络和应用试验, 促进5G 和垂直行

业融合发展, 为5G 规模组网和应用做好准备。发挥新一代移动

通信网络对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推动“ 互联网+冶深入

— 4 —

发展。( 市通信管理办公室、政网办、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 推动企业外部网络升级。组织电信运营商通过建设窄带物

联网( NB-IoT) 、5G 新型网络等方式, 满足企业高质量宽带接

入和大规模工业设备接入需求; 以软件定义网络( SDN) 、网络

虚拟化( NFV) 以及新型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对工业企业外网进行

升级改造, 基本完成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改造和

配套管理能力建设。( 市通信管理办公室、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

责)

5. 支持企业内部网络改造。在汽车、航空、石油化工、机械

制造、轻工、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部署时间敏感网络( TSN) 交

换机、工业互联网网关等新技术关键设备。支持企业以工业无源

光网络( PON) 、低功耗工业无线网络等新型技术改造工业企业

内网, 推进工业企业内网的IP ( 互联网协议) 化、扁平化、柔

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 市通信管理办公室、发改委、科技

局、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二) 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 推动标识解析注册、备案等配套系

统建设, 加强码号、IP 地址、域名等基础资源管理和保障力度。

支持各级标识解析节点和公共递归解析节点建设, 利用标识实现

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间精准对接, 以及跨企业、跨地区、

跨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 市通

信管理办公室、网信办、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5 —

( 三)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

1. 加快平台建设。通过分类施策、同步推进、动态调整, 形

成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发展体系。培育独立经营的企业级工业

互联网平台, 支持制造业骨干企业搭建支撑企业全流程信息共享

和业务平台, 加快企业内部计算机辅助( CAX) 、过程控制系统

( PCS) 、制造执行系统( MES) 、供应链管理( SCM) 等应用的

综合集成; 培育垂直细分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支持优势产

业中的龙头企业、IT 企业通过贯通企业内外部供应链、产业链、

价值链形成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协同平台, 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

开放, 打造新型生产组织模式, 实现制造资源优化配置; 培育跨

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支持制造业企业、电信运营商、

IT 企业、科研院所跨界合作, 通过企业主导、市场选择、动态

调整的方式, 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提供基于云

的端到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市工

信局、发改委、通信管理办公室、财政局、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

责)

2. 推动平台应用。支持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使用云应用软

件, 开展基于云的移动化或互联网化应用; 鼓励中小企业基础设

施( 高能耗设备、通用动力设备、新能源设备、智能装备) 上

云、企业平台系统上云、企业业务应用上云, 采用成熟的设计、

管理、仓储、供销等云应用软件和云服务, 推动低成本、模块化

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在中小企业的部署应用; 引导中小企业业

— 6 —

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共享制造资源, 促进供需对接、供应链集

成、众包众筹等创新型应用。( 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商

务局、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培育工业互联网APP。支持软件公司、工业企业、科研院

所等开展合作, 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

面向制造业重点项目推进、重大工程实施和重要装备研制需求,

发展具有高支撑价值的安全可靠工业APP; 面向关键基础材料、

核心基础零部件( 元器件) 、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

“ 工业四基冶领域, 发展普适性强、复用率高的基础共性工业

APP; 面向汽车、航空、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轻工、电子信息

等行业需求, 发展推广价值高、带动作用强的行业通用工业

APP; 面向制造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发展高应用价值的企业专用

工业APP。推动工业APP 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 形成建平台和

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制造业新生态。( 市工信局、财政

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四) 促进融合应用。

以先导性应用为引领, 组织开展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 逐

步探索基于网络、平台、安全、标识解析等关键要素的实施路径

与应用模式。支持独立经营的企业级平台、垂直细分行业平台、

跨行业跨领域平台等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构建以数据

为核心, 资源高效配置、创新活跃的开放平台。围绕工业互联网

平台应用, 鼓励平台企业联合各方资源提供平台建设系统解决方

— 7 —

案、数据采集解决方案、工业企业业务上云解决方案、工业APP

供给能力提升解决方案。( 市工信局、发改委、财政局按职责分

工负责)

( 五) 构建创新发展体系。

加强工业互联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

校、科技公司等向工业互联网领域拓展, 加快人工智能( AI) 、

增强现实( AR) 、虚拟现实( VR) 、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

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突破一批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

加强产学研用联合, 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 形成一批关键领域产

业化成果。以“ 双创冶要素数字化为重点, 实现研发设计众创

化、创业孵化在线化, 推动“ 双创冶资源的深度整合和开放共

享, 促进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

结合, 提供多层次基于工业互联网的“ 双创冶公共服务。整合

汇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创新资源, 开展工业互联网产学

研协同创新, 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开展技术研发、成

果转化、共创共享, 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和普及。( 市科技

局、发改委、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六) 完善协同发展体系。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结合地区产业特色与基础优势, 因地制

宜开展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探索形成不同层次、各有特色、相互

带动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和模式。依托工业互联网促进融通发

展, 推动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跨界融通, 强化对工业互联网

— 8 —

区域发展的统筹规划, 面向关键基础设施、产业支撑能力等核心

要素, 形成区域互补的协同发展机制。( 市发改委、通信管理办

公室、科技局、工信局、各县( 市) 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按职责分工负责)

( 七) 强化安全保障。

提升工业互联网公用网络防护能力, 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核心技术装备持续防御能力, 强化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态势感

知和处置能力。指导电信运营商同步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

作, 部署安全保密防护设施, 对关键工业互联网使用的重要技术

产品和服务开展安全审查。督导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 按

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 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

备案、等级测评和安全建设整改工作。( 市网信办、通信管理办

公室、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 一) 营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深化“ 互联网+政务服务冶, 推进政务服务“ 一网、

一门、一次冶改革, 营造有利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务环境。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

务准入限制, 扩大市场主体平等进入范围,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简化认证, 减少收费; 清理制约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

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 打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部署与产品应

用的外部环境。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 加强对工业互联网领域

— 9 —

初创型企业的支持。( 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工商局、发改

委、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各县( 市) 区政府、各开发区

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 二) 加大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现有各类专项资金、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 支持工

业互联网发展。围绕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工业互联网

标杆示范应用推广、产业生态创新发展等关键环节, 强化财政资

金导向作用, 加大精准扶持力度。落实增值税优惠政策, 推动固

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

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及《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

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吉市政发[2018]1

号) 等政策落实, 鼓励有关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应用。

( 市财政局、税务局、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各县( 市) 区

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 三) 加强人才培养。

引进和培养相结合, 兼收并蓄, 广揽省内外人才, 不断壮大

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大力引进省内外互联网工业领军人才和创

业创新团队, 培养造就一批本土优秀企业家和中高层管理者。实

施企业家培训计划, 优选省内外工业互联网建设、运营、应用典

型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 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

活动。广泛开展互联网工业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培训, 定向培养

急需紧缺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市教育

— 10 —

局、人社局、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四) 创新金融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开展工业互联网业务的工业企业的信贷

支持, 加大精准信贷扶持力度, 完善银企对接机制, 为工业互联

网技术、业务和应用创新提供信贷服务;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

产品和服务, 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 探

索开发数据资产、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业务; 推动保险机构根据

工业互联网需求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加强产融合作服务平台建

设, 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企业融资平台, 优先将工业互联网

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引导企业转变传统融资

观念, 更多利用上市、发债、股权交易、风投创投、融资租赁等

新型融资工具和融资模式, 实现多渠道融资。( 市金融办、人民

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吉林银监分局、市发改委、财政局、工信

局、政务公开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 五) 推动交流合作。

建立政府、产业联盟、企业等多层次沟通对话机制, 针对工

业互联网最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流动、安全保障、政策

法规等重大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坚持招商引资引智引技相结

合, 引进国内外优质企业落户本地。支持工业企业与省内外知名

互联网企业开展跨领域、全产业链的紧密协作, 合作开展技术攻

关和产品研发, 构建跨区域、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链。( 市

经合局、商务局、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各县( 市) 区政

— 11 —

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 名词解释

— 12 —

附件

名词解释

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工业互联网标识通过赋予每一个

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唯一的“ 身份证冶, 实现全网资源的灵

活区分和信息管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类似于互联网域名解

析, 可以通过产品标识查询储存产品信息的服务器地址, 或者查

询产品信息以及相关服务。

二、4G ( 英文全称: 4th-Generation) : 第四代移动通信。

三、窄带物联网( 英文全称: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英文简称: NB—IoT) : 物联网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支持低功

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 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

四、IPv6 ( 英文全称: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 互联网协

议第6 版, 是互联网协议的一个新版本。

五、5G ( 英文全称: 5th-Generation) : 第五代移动通信。

六、软件定义网络( 英文全称: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英

文简称: SDN) : 一种网络控制和转发分离的网络架构, 上层应

用和服务可通过网络控制层的可编程接口实现对底层网络设备的

控制。

七、网络功能虚拟化( 英文全称: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鄄

ization, 英文简称: NFV) : 一种对于网络架构的概念, 利用虚拟

化技术, 将网络节点阶层的功能, 分割成几个功能区块, 分别以

— 13 —

软件方式实作, 不再局限于硬件架构。

八、时间敏感网络( 英文全称: 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英文简称: TSN) : 指的是IEEE802. 1 ( 一组协议的集合) 工作

组中的TSN 任务组正在开发的一套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以

太网数据传输的时间敏感机制, 为标准以太网增加了确定性和可

靠性, 以确保以太网能够为关键数据的传输提供稳定一致的服务

级别。

九、工业无源光网络( 英文全称: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英文简称: PON) : 一个无源光网络包括一个安装于中心控制站

的光线路终端( OLT) , 以及一批配套的安装于用户场所的光网

络单元( ONU) ; 在OLT 与ONU 之间的光配线网( ODN) 全部

由光分路器等无源器件组成, 不需要有源电子设备。

十、IP ( 英文全称: Internet Protocol) : 网络之间互连的协

议, 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十一、计算机辅助( 英文全称: Computer Aided X, 英文简

称: CAX) : 各项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综合叫法。

十二、过程控制系统( 英文全称: Process Control System, 英

文简称: PCS) : 全集成自动化的优点不仅在设计和工程阶段,

而且在装配和调试阶段以及操作和维护阶段都表现不俗, 尤其是

统一的数据管理、通讯和组态。

十三、制造执行系统( 英文全称: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英文简称: MES) : 制造执行系统传递信息使得从下单到

— 14 —

完成品间的生产过程能够最佳化。

十四、供应链管理( 英文全称: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英文简称: SCM) : 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

协调与控制的一种集成管理思想和方法。

十五、工业APP ( Application 的缩写) : 面向特定工业应用

场景, 开发者通过调用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的资源, 推动工业技

术、经验、知识和最佳实践模型化、软件化、再封装而形成的应

用程序。

十六、人工智能( 英文全称: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简

称: AI) : 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

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

十七、增强现实( 英文全称: Augmented Reality, 英文简称:

AR) : 通过将三维内容投射到某介质上, 呈现真实的人、场景与

虚拟物体结合效果, 与虚拟现实最大的不同是其中多了现实世界

的东西, 现实与虚拟融合。

十八、虚拟现实( 英文全称: Virtual Reality, 英文简称:

VR) : 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种模拟环境, 通过交

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仿真, 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十九、区块链: 分布式数据储存、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

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