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地方志办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2220200749311353E/2018-08622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地方志办公室2017年工作总结
成文日期: 2017年12月29日
标      题: 吉林市地方志办公室2017年工作总结
发文字号: 吉市志办发〔2017〕8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1月03日
索  引 号: 12220200749311353E/2018-08622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地方志办公室2017年工作总结 成文日期: 2017年12月29日
标      题: 吉林市地方志办公室2017年工作总结
发文字号: 吉市志办发〔2017〕8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1月03日

吉林市地方志办公室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吉林市地方志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吉林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和上级工作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修志人”的共同努力下,全面、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志、鉴、用、馆、网、研”均衡发展,全市地方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位序。特别是在组织制定《吉林市地方志工作条例》并开展立法调研、地情资源开发启动编纂《江城记忆》系列丛书、资料室改造等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吉林市年鉴(2016)》在第四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质量评审中,被评为一等奖,并首次入围全国15强;信息工作再获全省先进单位并实现“六连冠”;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有5篇论文在全国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进行工作交流。

一、修志工作

1.全面贯彻国务院、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依法修志用志;贯彻中指组工作指示精神,依法治志,协调市人大、市法制办公室组织制定《吉林市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调研工作。我办已对四川成都、重庆、上海等地进行了立法调研和考察学习,成效显著。

2.扩展修志成果,填补吉林省、市历史文化空白,组织终审并公开出版《吉林市志》分卷的《吉林市志·民俗志》《吉林市志·桥志》,59万字。组织编纂、出版《吉林市志·人物志(续)》35万字,入志人物300余人,图片700余幅。

3.组织指导、编纂完成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之中国名镇志《夹皮沟镇志》的编写。《夹皮沟镇志》约30万字,是目前吉林省唯一一部入选国家名镇志工程的志书,现已编纂完毕并报送中国方志出版社,作为第三期出版工程,18年出版。

4.深入开展编纂《吉林市续志资料长编》(20042015)工作。适时组织召开专题培训班或座谈会,组织各县(市)、区和全市各局、较大企业等142个单位,编纂本级“续志资料长编”及省、市初稿报审工作。

5.探索打造地方文献品牌,结合知名院校和专家、学者优势,完成编纂东北地区历史上第一部市级《经典吉林》我办负责的《吉林市史话》部分约12万字稿件和历史图片。现已入厂付梓待出版。

6.组织开展《吉林市抗洪抢险大事记》的编纂工作(约40万字)。全面搜集整理编纂2017年吉林市抗洪救灾同舟共济的时代史实,以探寻历史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救灾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发挥“资政、存史、教化”作用。我办精心组织收集整理抗洪救灾实录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等,围绕抗洪抢险以及灾后重建、典型人物事迹等资料,现已完成第一部分资料征集工作,正在编写中。

7.组织完成《吉林市志·大事记》(约70万字)补充编写、终审工作。在修订前期出版的《大事记》基础上,补充完成2011年至2016年吉林市大事资料。

8.做好《吉林市指南》组织编纂、终审工作(约50万字)。为深入开发利用地情资源,满足国内外各界到吉林市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和全市人民文化生活需求,反映我市的发展变化,我办决定再次组织编纂出版2017卷《吉林市指南》。拟定《吉林市指南》编纂纲目,并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全口径印发。现已完成文稿整理、编纂、终审工作。

 二、年鉴工作

1.全面完成年鉴出版发行工作任务。组织完成《吉林市年鉴》(2016年版)出版发行工作,全面完成《吉林市年鉴》(2017年版)99万字的资料征集、编纂工作。为增加信息含量、增强视觉效果、提升年鉴可读性,卷前首设公益彩页,选精美图片呈现城市特色和年度亮点;卷首增设专文,择精彩文章聚焦城市发展。整部年鉴全彩印刷,首次实现当年编纂当年出版。

2.强化年鉴规范化建设,指导年鉴编纂工作。按“年鉴工作管理细则”和“年鉴编纂规范细则”的具体要求,一是开展好市本级年鉴的规范化建设,指导市编办、市国土资源局首次编写本部门年鉴。二是与指导处协同做好县(市)区年鉴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对其年鉴编纂工作予以具体指导。在第四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质量评审中,《吉林市年鉴(2016)》被评为一等奖。成为吉林省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地市级年鉴,并首次入围全国地市级年鉴15强,受到全国通报表扬。

3.积极参加吉林省年鉴业务交流活动。作为志鉴类评估专家被省方志委邀请参与全省地方志系统出版物质量评估,在2017年全省地方志出版物质量评估中,2016卷《吉林市年鉴》再次连续入选优秀等次。《桦甸年鉴》和《舒兰年鉴》也入选优秀等次。

4.强化资政并深化全市读鉴用鉴活动,整理地域性历史文化史料,扩展年鉴成果国内外交流渠道。参加省志委组织的年鉴业务高级研讨班,学习探讨如何编纂精品年鉴,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5.认真做好承办吉林省年鉴业务培训班的相关工作,从联系场地到准备会议资料,做好各方沟通协调工作,保证了全省各市州110多位参会人员会议期间各项需要,会议圆满成功,获得省方志委及与会人员高度好评,也为我们承办大型会议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地情资源开发工作

1.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方志文化品牌效应。一是继续编纂《吉林市地情》丛书中的2部地情书之《吉林市的桥》(38万字)《吉林市民俗》(33万字),并实现品牌丛书30部,工作业绩已位于全国专项工作前列;二是组织编纂、补充修改、出版《吉林市地情》丛书(精选卷)中的4部《江城百景》《名城觅踪》《吉林之最》《百业话溯源》约150余万字。三是重新再版《吉林市地情》丛书之《江城纪事诗》,21万字。

2.利用地方志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一是完善全市地方志成果“七进”(进网络、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街道、进校园、进军营)公益服务工作体系;二是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机关、企业重点单位编纂资政地情书;三是开展全市地情知识或历史人物知识百题测试竞赛活动。

3.深入开发“名城名人”为文化繁荣创新途径。编纂、出版《地方人物(续)》,反映了吉林地区各行各业精英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人物,共收录人物传记195篇、人物传略111篇、人物名录75条,人物照片近300幅,共40万字。

4.开展服务民生活动,利用全市地方志6个平台为社会各界咨询、资政服务达1.2万人次。继续开展地方志成果资政活动,为市直机关、企事业和大专院校等单位赠送3000余册地情书。

5.为满足社会各界的用志需要,完成《吉林市简志》(105万字)修订再版工作。随着读志用志工作的深入开展,之前编纂出版的《吉林市简志》等优质志书因广受欢迎早已发行一空,无法满足大家对用志的需求,因此修订后再版,以供业界学习交流和广大读者研究使用。

6.弘扬吉林市地情文化,组织编纂地域历史文化读物系列丛书之一《知家乡 爱吉林 三字经》(约20万字),弘扬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地方志资源,将地域历史文化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形式,推送给广大青少年,将优秀地域历史文化基因传承到青少年的文化血脉当中,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炽热情怀。现已编纂完成初稿并通过终审,争取明年出版。

7.开发地情资源为现实服务,与吉林市商务局联合编纂“文化兴商系列”丛书中的《吉林市百年老字号》(约20万字)的编纂、出版以及相关资料的稿件编辑工作,年底完成终审并争取出版。

四、基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1.加强地情资料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扩建、装修吉林市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库和会议室,财政拨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现资料库改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资料整理工作正在进行中。

2.坚持做好修志用志成果国内交流工作。立足地情,面向市情,基本实现地情信息服务、远程资政咨询制度化;拓展途径,与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开展了资料交流与交换工作,交流交换地情资料约300多册。

3.全面推进“志、鉴、用、馆、网、研”的“六位一体”规范化,总结宣传典型经验,研究解决新问题并取得工作实效;加大工作机制和专项投入,为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继续提高吉林省方志馆吉林市分馆的修志编鉴用志成果实效,增添资政服务资料;进一步扩大吉林市方志馆、资料室的藏阅存量;指导各县(市)、区方志馆、地情馆增加存量,扩大社会服务影响。

5.推进地方志成果转化,积极做好地情资料信息数字化建设和政府一张网云平台建设。继续开展年鉴数字化建设,《吉林市年鉴》与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CYFD)合作中心签约,在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网站《中国知网》平台全面宣传展示吉林市地情,实现全市地方志网站规范化并与全省资源共享。

6.完成吉林省情(志鉴)信息报送任务。2017年,吉林市共报送信息92条,被省收录的有70条、照片12幅。我办被评为全省地方志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并实现“六连冠”。

五、学术理论研究工作

1.开展国内地方志工作学术成果交流活动。我办王明辉、赵健敏撰写的论文《实现方志馆功能的实践探讨》入选第七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并受邀参加会议。

2.组织举办市、县(区)专题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与撰写论文活动,参加吉林省地方志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吉林地区撰写14篇论文获奖,获奖数量和获奖级别再次在全省名列第一,并受到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表扬。

3.组织宣传交流修志编鉴用志先进经验。坚持不断提高业务骨干综合素质,指导各县、区和重点企业举办业务培训班3期。

4.做好全市业务指导工作。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开展学术论文评价活动,撰写发表业务文章11篇。

5.搞好国内主要城市理论成果交流。今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兄弟单位来我办进行业务交流,并就“地方志工作立法情况、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编纂名镇(村)志或特色志的情况、市志办与县区志办的业务关系定位、二轮志书完成后的工作定位”等问题展开了座谈。

六、公务管理工作

1.不断完善科学管理机制。完成2017年度机关公务员岗位考核评优、绩效管理、政务信息公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普法教育、信访等项工作,全年没有发现问题。

2.增强勤政管理意识。完善保密安全制度、公共节能降耗工作制度、资料室管理和车辆管理等工作。加强防火安全措施,完善相关设备防火防盗工作制度及应急预案内容。

3.认真执行公务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年度干部人事、工资统计报送、公务员信息库数据、财政预决算、财政供养、业务统计、安全教育等项工作。

4.携手同心、抗洪抢险。市方志办全体人员参与抗洪抢险。713日晚,永吉县、丰满区等地发生洪涝灾害。14日得到消息后,我办第一时间分别和永吉县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以及“六个一”帮扶企业丰满区旺起镇旺运淼渔业有限公司进行对接。15日,由我办副主任王明辉带队,机关党支部专职书记侯庆丰、资料室崔汉伟等同志组成抗洪抢险小组赴永吉赈灾。我办领导代表全办人员为永吉县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送去赈灾物资、生活必需品以及现金等。市方志办在职11人组织为永吉县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捐款3300元。之后资料室又赠给永吉县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资料密集架9组,约合人民币1.8万元。16日,我办抗洪抢险小组又赴丰满区旺起镇旺运淼渔业有限公司,为他们送去了救灾物资、必备的生活用品以及现金等。

5.完成市级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七、室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自身建设工作

1.落实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落实机关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制。

2.认真组织开展“谋发展、敢担当、正风纪、抓落实”集中教育活动,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题活动。

4.坚持开展“六个一”包保服务基层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基层组织建设。

5.进一步抓好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

6.完成吉林市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市里分配的昌邑区桦皮厂镇庆祥村5户贫困家庭提前二年脱贫目标。

 

 

 

                                                                                                                                                                                    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