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城市管理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732573533F/2024-08164
分  类: 城市管理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城市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8月15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36号联名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4日
索  引 号: 11220200732573533F/2024-08164 分  类: 城市管理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城市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8月15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36号联名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4日
           A     

同意公开  

市城提字〔20244             签发人:刘庆东

对市政协十四届次会议第136联名提案的答复

宁艳春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吉林市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建议》(第136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的建议

进一步推动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城管局制定下发《吉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工作的通知》,充分利用宣传周活动契机,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在活动周期间,累计张贴宣传标语12幅、设立宣传板13块、分发宣传单5000余份,参加敲门行动213次,147个社区开展桶边指导,参与人次964人次,覆盖居民人数20873人。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学校157个,开展活动24次,参与活动人数542人。

同时,市城管局通过广泛发动、多方发力,多渠道、多角度进行宣传动员,联合市委宣传部印发《吉林市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将宣传教育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全市关注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激发了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让垃圾分类逐步融入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

截至目前,各城区、开发区,市直相关单位累计下发宣传单20.37万份,宣传手册4.842万份,宣传条幅642条、宣传板1045个,利用LED屏幕宣传1075处,居民业主微信群宣传84217余条,微信公众号、微博宣传315余次,致居民一封信5700余份。

二、关于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的建议

目前,市城管局正在积极协调各级财政部门,设立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财政预算,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保障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和宣传、考核等相关支出,多渠道筹措垃圾分类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全流程“闭环”处理。

三、关于在社区建立回收站,强化新型社区的综合功能的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全市居民小区回收水平,达到国家、省关于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工作要求,市城管局正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准备将新冠时期采用的核酸检测点(彩钢房)进行改建,改建后具备可回物、有害垃圾暂存、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等功能,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营造良好氛围。预计改建922个(全市922个居民小区)。

四、关于依据‘谁制造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回收措施的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可回收物回收管理水平,市城管局与市商务局联合下发了《吉林市深入推进两网融合促进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发展,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同时,市商务局对城区内有所回收网点进行摸排、整合,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目前,全市城区范围内共有资源回收网点385家,其中收回亭82家,回收站254家,回收企业(中心)41家,其他类型8家。年回收各类废旧物资约24万吨。

五、关于拓宽生物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渠道的建议

目前,吉林市日产生活垃圾约1200吨(不含可回收垃圾),全部运送至吉林市双嘉环保能源利用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垃圾产生的电源直接并入国家电网,为江城市民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同时,为拓宽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渠道,市城管局正在积极谋划吉林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处理终端,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

 

 

 

2024814

 

 

 

 

 

 

 

 

 

 

吉林市城市管理局办公室             20248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