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200732573533F/2022-09214 |
分 类: | 城市管理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10月19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787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2年11月07日 |
索 引 号: | 11220200732573533F/2022-09214 | 分 类: | 城市管理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10月19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787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2年11月07日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787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吉市城执议字〔2022〕16号 签发人:刘晓利
船营区政协: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区绿化建设的提案》(第787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建议1:突出大环境优化,狠抓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力度,构筑绿色生态屏障,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
在2021年吉林市“绿化江城 全民行动”中,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对“七边”环境进行整治,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在本次绿化活动中,我市将普遍绿化和精品绿化相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专业队伍与普通市民相结合,采取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企业出资、机关部门自筹等多种形式,动员194家市区两级机关部门、39家中省直企业、32家市属企业、10家市管院校、6家市管医院,共计281家包保单位对全市街路绿化、公园广场、社区绿地、闲置荒地等358处各类绿地实施绿化包保建设,栽植乔木2.7万余株、灌木10万余株、绿篱30余万平方米,对街路绿化、公园广场、居民小区的绿地进行全覆盖。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提高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优化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效果进行布局合理、种类多样、层次丰富、生态良好等方面的进一步优化,全面提升吉林市的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实现美观与环保的“双赢”。同时广泛宣传全市提质增绿行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全民参与绿化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社会爱绿、护绿、植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全市掀起绿化活动新高潮。绿化江城、全民行动,以绿化提升城市颜值、厚植江城生态底色。
建议2:致力于乡村绿化,能绿则绿、见缝插绿、增加绿量、提高质量,在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品质绿地、立体公园。
自2016起我市在农村全面开展了绿化美化行动,把绿美乡村建设作为实现生态宜居,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认清绿美能滋润山水,涵养生态,能使看得见的山更青,望得见的水更绿,使绿水青山更可持续地变成金山银山;能承载乡愁,寄托乡思,让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寄托;能扮靓村庄,增加美誉,提升新农村建设档次,使新村有新貌,新貌有新景,全面建成美丽乡村;能净化心灵,培育生机,广大农民在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幸福感会进一步增强,精神世界会进一步丰富,生活品质会进一步提升,农村的生机和活力会进一步彰显。
(一)开展绿美专项行动
一是实施庭院绿美行动,倡导“果树进院”,引导农户院内房前屋后多种植果树,除人行道硬化区域外植树、栽花、种菜;二是实施村屯绿美行动,鼓励“树林进村”,对空闲地块清理植绿,见缝插绿。面积较大的空闲地块和清理垃圾堆、柴草垛和乱堆乱放空间栽种树木花草,建成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树林”。对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和村屯出入口、村部、休闲文化广场附近建设“小花坛(带)”;三是实施河岸绿美行动,在清理水岸垃圾杂物后进行绿化美化,合理配置各种植被,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打造沿河绿美景观带;四是实施公路绿美行动,开展路城环境综合整治,做好路田分离工作,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在公路两侧按照“通透、防眩”要求栽植乔木灌木,种植菊花、鸢尾、知樱草等花卉,打造美丽交通线。
(二)创新管护方式
公路和河岸两侧的绿化美化和管护责任由各级交通、水利部门负责,实行“公种公管”;村屯公路两侧和公共地域的绿化树木、花草苗种由县乡政府提供,由村民管护,实行“公种私管”;农户房前屋后的树木花草种植管护由农户负责,实行“私种私管”;鼓励社会资本“上山下乡”,进行绿化美化,实行“谁种谁管”。对“公种私管”和可以进行认养管护区域,由村屯按“六步工作法”要求,遵循协商自愿原则,量化认养到农户,由相关部门颁发认养证,明确农户管护责任和财产享有权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配合城市执法、林业、交通、水利、畜牧等部分协同工作,过绿美乡村建设,使我市乡村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建议3:突出风格特点,行道绿化覆盖面积逐年增加。坚持一街一景、景景有别、路路不同”的行道绿化原则。
为了科学推进我市城绿化建设,先后完成《吉林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吉林市绿道专项规划》等城市绿化建设规划,力争做到合理布局绿化用地,满足城市健康、安全、宜居的要求。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开展“绿化江城、全面行动”城市绿化包保活动,新建(改建)100余处“口袋公园”、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改造提升城市街路30余条,对城市街路行道树进行了大面积的补植,努力实现“一街一景、景景有别、路路不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建议4:抓管理探新路,提升园林绿化管养水平。按考核检查情况进行综合排名,提高新建绿化工程后续管护水平。
近年来,我市绿化工程项目一律采取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由于绿化项目特殊性,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植物都存在保活期,保活期内植物的养护、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包活期结束,植物存活,长势良好经验收合格后由发包方接管。在工程施工完成到保活期结束发包方完成验收并接收,此时间段的工程涉及的植物由施工单位全权负责,工程质量由监理单位负责监督。为明确责任,区分植物成活与否的责任主体,政府部门在此阶段不易过多介入施工单位对工程植物的管护。
建议5:逐步探索绿化管理多部门联动机制。
多年来,在城市绿化工作开展中,实现多部门有效联动一直是我们工作探索的方向,城市绿化各项规划编制过程中均会充分争取各相关部门的意见,避免造成与各部门的规划、工作重点产生冲突。在日常管理中,绿化管理部门与执法部门只有充分配合才能及时制止绿地内发生的违法行为,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上报执法部门,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处罚,才能有效做好城市绿地的管护。在停车场建设方面,与建设部门联系,积极推进林荫停车场建设。多部门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转将大幅提升我市城市绿化建设、管理的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造福江城百姓,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多部门联动机制的步伐,争取尽快实现多部门联动顺畅、配合高效。
吉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22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