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200732573533F/2021-06809 |
分 类: | 党派团体提案;城市管理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1年06月29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674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吉市城执议字〔2021〕19号 |
发布日期: | 2021年06月29日 |
索 引 号: | 11220200732573533F/2021-06809 | 分 类: | 党派团体提案;城市管理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1年06月29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674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吉市城执议字〔2021〕19号 | 发布日期: | 2021年06月29日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674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吉市城执议字〔2021〕19号 签发人:刘晓利
龙潭区政协: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我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第674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结合城区停车状况调查及数据分析,现阶段,“挖掘扩展停车空间,盘活现有停车资源,使停车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是改善我市城区静态停车秩序的主要手段。
一、全面提高公共停车资源使用率
开展静态交通综合治理,扩展停车空间,最大限度设置停车泊位。自2019年开始,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各区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全市静态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整治活动以“城市停车有序、交通秩序井然、机制健全高效、管理科学规范、市民群众满意”为总目标,通过清理城区内长期停放“僵尸车”以及地锁、锥简、石墩、围栏、等非法占用公共停车泊位行为,充分释放停车资源,实现停车泊位应划尽划,全面提升静态交通秩序。截止目前,共清理各类僵尸车3418台,清理地桩、地锁5500余处,拓展停车空间30余万平方米。截止2020年末,共施划停车泊位26742个。今年,还将在城区内增划13000个停车泊位。目前,已施划3100余个。
科学制定收费政策,利用价格杠杆,提高停车泊位周转率。2020年,市发改委下发《关于吉林市中心医院等片区城市公共道路(场地)停车泊位停车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吉市发改收管发【2020】78号)。《通知》中规定,中心医院片区、北山风景区片区、天津街商业片区等14个停车需求较大的区域内的公共资源停车泊位(场)停车服务收费标准为:采取计时方式,每小时收费3元。免费停车20分钟,超过20分钟按1小时计费,超过1小时不足2小时按2小时计费,以此类推,规定收费时段内最高收费20元。超过24小时,重新计费”。该通知的下发,标志着我市城区道路公共泊位停车服务正式进入计时收费阶段。实施道路停车泊位计时有偿停放,主要是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停车需求,进一步提高停车泊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缓解重点区域停车难问题。目前,实施计时收费的停车区域以增加至30余处。
二、实施市场化运营,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
在借鉴国内各城市先进经验基础上,2020年3月,我市第一批2692个公共停车泊位经营权的招标工作正式开展。按相关要求,中标单位应对泊位实施智能化改造,通过应用高速车牌扫描、网络支付、5G移动互联等科技手段,实现“无感停车”,进一步提高停车效率。加快建设“智慧吉林”智能停车系统及“江城停车”APP开发。力争在2022年,实现城区公共停车数据互联互通。以停车诱导、数据实时传输等手段,提高停车资源高效利用和智能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城市级路内外停车场资源整合,缓解城市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现状,改善公众出行和交通环境。目前,中标单位吉林市城市管理设施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已建设改造封闭停车场27处,路侧停车场15处,共计42处。此外,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力争在人民医院、江南公园、北山广场、龙潭山公园等区域建设1-2处立体停车场,改善区域性停车难问题。
另一方面,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停车场向社会提供错时共享停车服务。已将此方面内容写入我局新修订的《吉林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中,力争在明年出台,使此项工作得到有力的法律支撑,推动工作开展。
三、科学规划,从严管控,维护静态交通管理秩序
在泊位施划工作开展之前,联合市城乡规划研究院相关专家,经过多次实地普查,结合交通流量、道路功能等因素,科学制定年度泊位设置方案。此外,根据商家实际需求,及时更改设置方案。截止日前,撤除站前东广场无名路西侧等11处设置不合理停车泊位57个,有效保障商家利益。
同时,联合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严厉查处临街商家、企事业单位私划停车泊位等各类静态交通违法行为,做好执法保障工作,全面落实清理整治宣传和静态交通管理设施建设职责,为市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四、建设轨道交通,强化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大力建设轨道交通,缓解城区动态交通压力。我市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吉林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点客运南站,终点遵义西路,建设车站19座;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点高速南口,终点秀水街,设车站17座。两条线路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我市城区交通网络。
强化宣传,提倡“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新理念。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平台,全面报导静态交通整治工作进展,呼吁市民建立“文明停车、有序停车”理念,创建良好社会氛围。
吉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21年6月29日
(联系人:迟明 联系电话:64805121)
吉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办公室 2021年6月2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