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MB1627243H/2023-05791
分  类: 委员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09日
标      题: 关于吉林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697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政数局发〔2023〕18 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0日
索  引 号: 11220200MB1627243H/2023-05791 分  类: 委员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09日
标      题: 关于吉林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697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政数局发〔2023〕18 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0日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69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市政数局发〔2023〕18 号
  
  丛晶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建议》(第697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2022年10月28日吉林市签发了第241号政府令,公布《吉林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自2022年12月5日起实行。此规定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目标,以加强营商环境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立了基本规范。
  一、关于“一网通办,营造简便快捷的营商环境”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一网通办”,推进更多事项网上办理,2023年3月24日我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要素的通知》,召开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培训会,对网办要素进行了规范。一是明确1、2、3、4级网办深度定义,指导部门(单位)对本部门事项库进行了自查,修改事项库中的错误并梳理形成新一批全程网办事项清单。二是指导部门对全程网办事项的网办要素进行规范,推动已核验的全程网办事项进驻专区。截至目前,已完成市本级部门(单位)事项库梳理工作,实现1661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网办率达93%。
  二、关于“智能体系,营造信息共享的营商环境”的建议
  2019年3月市政数局成立后,搭建了全地区3531个单位的组织架构,建立起数据共享四级联络员机制。2019年11月,吉林市政务信息共享网站正式上线。四年来,平台接入全地区各级机构1163家,分四批次印发了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责任清单,发布目录7636条,发布服务接口86个,累计汇聚各级部门政务数据23.3亿条,数据共享和交换能力显著增强,累计交换数据量达147.8亿条。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实施方案》,构建了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数据供需对接会,解决部门数据共享难题。2023积极贯彻落实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分工方案,形成任务分工细化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数据共享工作落实。此外,市政数局为解决群众和企业8小时工作时间外业务办理需求,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有10个部门22台自助设备进驻,为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自助服务。其中,市场监管局提供的E窗通自助服务机,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企业开办自助申报服务;不动产、房产和社保自助查询机为企业群众提供不动产、房产和社保查询业务;税务局的自助领取机提供发票业务;公安局为群众提供自助取证业务及违章处理、补换驾驶证、申领检验标志等12项驾管业务。
  三、关于“组建队伍,营造专业帮扶的营商环境”的建议
  吉林市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工作,解决企业和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召开了全市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印发了《吉林市2023年深化“服务企业年”开展“九解一协调”服务企业工作方案》《吉林市落实“九解一协调”服务实施“企业知心人”活动方案》,组建了市县两级服务企业专班,为2661户企业选配了1108名“企业知心人”受理企业诉求问题,破解我市企业经营和发展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受理企业诉求589件,办结280件,办结率47.5%,我市服务企业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四、关于简政放权,营造和谐暖心的营商环境的建议
  为保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顺利开展,我市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应知应会常识百问百答》(2022版)、(2023版)服务指导文件,强化项目审批、规范平台运行、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全程服务,促进项目审批提速提效,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顺畅和项目落地开工“卡脖子”问题。开展梳理事项要件工作,取消了与审批无关要件207个,确定一定条件下保留审批要件106项,形成了我市工程审批1957个要件的“一张表单”,建立审批环节少、时间短、效率高、服务优的审批模式,全面提升了工程建设项目咨询、受理和审批办理的便利度。发挥“工程眼”监督作用,坚决杜绝审批事项的秒批和“逾期”事项发生,减少审批流程外不必要用时,全力压缩各审批阶段用时,用“科技+服务”为事项审批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保障项目快速落地。
  五、关于严格监控,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的建议
  为规范执法部门文明执法,市营商环境办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检查执法备案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市直中省直相关部门认真梳理,摸清执法部门、检查事项、执法人员底数。编制《吉林市行政检查执法备案底数清单》并实施动态管理,目前全市241个执法部门、4349检查事项、6185名执法人员纳入改革范畴。印制《行政检查执法备案致广大市场主体》宣传品24.66万份,协调街道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放到市场主体手中,扩大了市场主体对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改革工作的知晓度。组建市县两级7个暗访工作组,以《吉林市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工作督察二十条》为抓手,深入餐饮、学校、生产企业等27个行业772户市场主体进行暗访和调研,对中发现的“执法未备案”“执法未亮证”以及备案率、核验率低等问题,第一时间向辖区营商环境办反馈,督促分级分类整改落实。

  总之,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重点围绕推进简政放权,完善监管体制等工作持续发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营商环境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共同营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期待您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