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200013513358R/2008-04809 |
分 类: | 财政方面、金融方面、审计工作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审计局 |
成文日期: | 2008年06月12日 |
标 题: | 吉林市审计局关于为振兴我市老工业基地服务的若干意见 |
发文字号: | 吉市审发[2008]5号 |
发布日期: | 2008年06月12日 |
索 引 号: | 11220200013513358R/2008-04809 | 分 类: | 财政方面、金融方面、审计工作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审计局 | 成文日期: | 2008年06月12日 |
标 题: | 吉林市审计局关于为振兴我市老工业基地服务的若干意见 | ||
发文字号: | 吉市审发[2008]5号 | 发布日期: | 2008年06月12日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战略和中共吉林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及市政府关于《振兴吉林市老工业基地实施纲要》的部署,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就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为振兴我市老工业基地服务,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增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观念更新是振兴我市老工业基地的大前提,审计干部要在解放思想上下真功夫,破除“就审计论审计、为审计而审计”的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全民创业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发展的眼光,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凡是有利于振兴我市老工业基地的,都要予以扶持保护;凡是不利于振兴我市老工业基地的,都要坚决查处治理。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审计机关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通过深入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战略步骤、工作措施及相关政策等,把中央、省、市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精神与我市的实际情况、与审计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把工作方向调整到振兴我市经济的主旨上来,求真务实,迎接挑战。
3、围绕振兴,开展工作。中央确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审计工作要树立大局意识、中心意识,紧紧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审计。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有关部署,围绕振兴,抓住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解决好“缺位”和“越位”问题。要站在全市宏观发展的高度,着手微观、整合资源,使审计监督职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成果得到最大限度地应用。
4、通过监督,实现服务。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审计机关必须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审计离开监督就无法服务,但单纯为监督而监督,只能空谈服务。因此,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树立“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的审计新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将服务寓于监督之中。要坚持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振兴我市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二、突出重点,创新实践,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认真履行审计职责
5、全面做好我市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要掌握和跟踪我市项目投资的信息,建立信息档案,加强信息分析,与各主管部门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对重点投资项目,力争立项时介入,实施全过程审计监督,保证项目资金及时到位、规范使用、科学运作。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使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举措收到良好的成效。
6、在企业改组改制改造中发挥好监督作用。审计机关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进我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保证企业改组改制规范运行,促进企业尽快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同时,要严厉查处企业改组改制中的不法行为。
7、积极开展财政支出资金使用效益审计。要在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通过对违规行政、盲目决策、粗放管理的审计,促进预算编制和财政支出结构的科学合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对财政支出资金实施跟踪延伸审计,防止截留挪用和挥霍浪费,逐步研究效益评估(评价)理论及其应用,探索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新路子。 、对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要将政府临时交办的各项审计工作任务放在首位来抓,排除各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要切实将群众来访反映强烈的问题纳入审计内容,认真履行职责,维护群众利益,为政府排忧,为百姓解难。对社会保障、教育收费、土地出让金、农民工工资、医疗医药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题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为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8
9、建立对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常态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和国有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化、科学化和公开化。通过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者各项经济决策的监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和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进程。
10、搞好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建立和完善各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围绕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以落实经济责任为主线,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任中)履行职责情况做出客观公正评价。从维护经济安全、约束公共权利出发,促进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勤政廉政、依法行政,消除影响经济发展的障碍,创建高效廉洁的管理环境和规范公正的执法环境。
11、加大对影响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力度。审计工作要着眼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乱审批等问题,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方面,认真履行审计的监督职责。要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规范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真正发挥审计机关较高层次的综合监督作用。
12、进一步加强对经济活动真实性的审计监督。要针对社会生活诚信短缺、财经领域假帐突出等问题,重点揭露和查处各种伪造票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以及提供虚假会计报告、设置“帐外帐”等违法行为,促进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机制,为净化市场经济环境提供诚信保障。
13、加大对经济领域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大、要案的查处力度。按照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要求,要在打击经济犯罪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审计作用。审计中发现被审单位个别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私分资财等重大问题线索时,要重拳出击、一查到底。应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纪检、司法机关处理,决不姑息,以减少国家损失和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14、提高审计成果转化水平,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要围绕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一中心,利用审计触角庞大、涉及面广的优势,以审计信息、审计专题报告、审计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和揭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倾向性、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市领导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要全力办好《审计要情》,全面提高审计信息、审计报告的质量,实现审计成果转化的新飞跃。
15、搞好审计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振兴我市老工业基地服务。为解决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和强化审计服务功能,增强审计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要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开展经常性的理论研讨活动。要通过各种理论研讨形式,找准为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的切入点,为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充分发挥审计的服务职能作用。
三、建立机制,落实责任,确保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服务措施收到实效
16、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的联系制度。将审计机关的相关处室作为我局与企业联系的常设机构,在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各种信息的同时,密切与企业、特别是改组改制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改组改制进程以及对审计机关的需求,及时为它们提供服务。
17、尝试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为推行政务公开、更好地适应审计转型期的需要,将积极探索对外公告审计结果的审计报告的撰写方法、内容、形式以及审计结果的公告程序。在适当时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审计项目,对外公告审计结果,利用社会新闻舆论,将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使审计监督发挥更大地作用。同时,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和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促进规范审计执法行为,以保证审计执法的客观公正和公开透明。
18、实行对企业延长审计间隔年限制度和重大问题请示汇报制度。对在近几年审计中没有发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内审机构健全、内控制度严密、外部诚信好的企业,除有特殊情况外,一般将延长审计间隔年限。在各项审计工作中,遇到涉及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问题时,要及时向市政府领导请示汇报,根据市领导意见,对问题做出妥善处理,保证审计监督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协调一致。
19、开展对企业财会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宣传活动。要利用审计自身的优势和工作特点,通过设专线电话和上门服务等方式,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财会业务和政策法规咨询,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开辟审计业务宣传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为企业组织财务专题讲座和专业技能培训,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20、强化审计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一要强化审计专业知识培训,造就一批掌握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专家型的审计干部队伍;二要强化信息意识、宏观意识,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把握我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三要认真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做到审计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评价适度;四要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廉政建设,认真执行廉政建设的责任制、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