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司法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606F/2019-08980
分  类: 权责事项 ; 公告;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19年05月23日
标      题: 市司法局结合实际主动作为 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23日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606F/2019-08980 分  类: 权责事项 ; 公告;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19年05月23日
标      题: 市司法局结合实际主动作为 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23日

   

  市司法局结合实际主动作为 

  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顺应法治建设潮流,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提出“县(市)区建平台、乡(镇)街抓队伍、村(社区)建机制”的工作思路”。目前,这项工作已由过去碎片式服务,发展成今天全业务、立体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模式。 

  一、全面推进三大平台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现实法律需求。 

  一是实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一线通”。整合全市12348”法律援助热线升级为公共法律服务热线,通过政府购买,选聘7名专业法律服务工作人员,设立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以及管理坐席6个,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协调、调度、指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2017年至2018,共受理咨询电话18000余个。二是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一站通”。在各个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平台功能职责定位3+X”模式(3”为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Χ为其他法律服务),打造出集“协调联动、业务管理、服务群众”三位一体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三是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一网通”。开通吉林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链接司法部网站、12348中国法网等平台,制作二维码10万张分发至社区(村屯)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落地开花。  

  二、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方位开展便民利民法律服务。 

  一是大力推进村()法律顾问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律师进社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村屯”,落实“法律参事”制度等方式,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为村(居)民自治提供法律支撑,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桦甸市推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做法,得到张毅等省司法厅领导批示肯定。二是全面开展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法律服务活动。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推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十三条举措,20“涉企法律服务团共为全市2500余家大型企业、20个大型在建项目提供法律体检2000余次,咨询论证2600余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700余份,代理涉及企业债权债务、知识产权、劳务用工和征地补偿等各类纠纷的诉讼案件208件,办理涉企公证业务5000余件。是深入开展“松花江普法行”活动。围绕保护松花江母亲河,全市13个普法讲师团、520个基层普法小分队、5500名志愿者,深入松花江两岸流域社区(村屯),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着力宣传《环保法》《森林法》等20余部法律法规,普及率达到85%,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组织208名律师对接202个社区,按照在每个社区设置一个法治宣传栏、建立一个法律“维权岗”、建设一支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公布一部法律服务热线电话、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大型法律咨询活动、举办一次法制讲座的“六个一”要求开展工作。全年社区律师开展大型法律咨询、法制讲座和模拟法庭等法律服务活动646次,义务接待社区居民法律咨询8300余人次,代理法律援助案件110件,处理群体性事件60件。“律师进社区”已成为吉林市司法行政服务民生的重要品牌。此外,结合自身职能,相继推出“法治宣传扶贫”“法律服务助力百村振兴”“司法鉴定三到一免”“脱贫攻坚法律援助专项行动”“法律参事”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拓展公共法律服务新路径。 

  一是不断丰富“百姓说事点”内涵。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着力在“百姓说事点”的巩固、创新、提高上做文章,在发挥好原有功能基础上,赋予其公共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新内容,在2018年的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舒兰市司法局做了经验交流发言。二是全面加强律师代理申诉服务中心建设。依托吉林市律师协会在全省率先建成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法律志愿服务组织--律师代理申诉服务中心,由律师代理通过再审申诉的形式,实现引导依法维权、减少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目标。目前,申诉中心受案62件,结案30余件,接待群众咨询300余人次。成立律师代理申诉服务中心的做法,得到张毅厅长批示肯定,国务院网站予以刊载。三是着力做好依法化解信访难题工作。创新息访维稳模式,通过咨询息访、代理息访、听证会息访、协调息访、公证息访等形式扩大息访维稳范围,依法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5年来,接待办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608件,结案1498件,接待法律咨询8700余件、2万余人次。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依法化解信访问题的经验,得到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是稳妥推进公证机构“放管服”改革。深化公证体制改革,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引入多元化竞争机制,成立吉林市沿江公证处,20186月执业以来已办理各类公证4700余件。扎实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公证机构梳理出28项“只跑一次”公证事项清单,编制《办事指南》,目前,办理相关公证事项8000余件,实现公证业务办理“只跑一次”。20186月,景俊海省长到吉林市调研“只跑一次”改革,对吉林市公证行业改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