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MB1717396G/2024-09577
分  类: 委员提案 ; 意见
发文机关: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5月31日
标      题: 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发文字号: 吉市农提字〔2024〕12号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2日
索  引 号: 11220200MB1717396G/2024-09577 分  类: 委员提案 ; 意见
发文机关: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5月31日
标      题: 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发文字号: 吉市农提字〔2024〕12号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2日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0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谢勇绍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106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切实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关于强化人才引进方面的建议
  坚决做好乡村人才振兴保障。深入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行动,进一步用好一线“土专家”“田秀才”,充分发挥好“全国十佳农民”示范带动效应,加大培育宣传返乡创业大学生典型,示范带动域外青年返乡创业,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乡村人才队伍。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行动,组织实施乡村就业创业见习提升行动,开展就业推荐服务,落实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加快培育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农民,每年至少培训2000人以上。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能力素质提升线上培训,培训“吉农云”APP和“快手APP”线上培训1.4万人。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全产业链技术培训,培训3800余人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1.2万份。
  二、关于健全农科体系方面的建议
  坚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武装农业,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加强政策引导,壮大产业集群,制定《吉林市肉牛产业“施工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吉林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工作实施方案》《吉林市2024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等方案,成立市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协会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国家级产业强镇9个,国家级特优区2个、省级特优区5个。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开展市级农业技术推广奖项目评定,推进冬春农业科技培训。整合科研资源,推动成立吉林市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快构建“政、企、学、研”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创新联合体。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鼓励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奖励110项、授权发明专利390余项。
  三、关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议
  坚持以生态宜居为根本,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组织各市直部门(单位),各地、涉农乡镇街,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做优乡村规划。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方案和19个专项行动方案,建立乡村建设行动联席会议机制。全年完成村庄规划编制523个村,累计完成825个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60%。二是升级乡村风貌。新改建及养护“四好农村路”805.9公里,新增347处农村24小时供水工程,巩固提升农村电网500千米,新增绿化示范村屯269个,改造农村危房208户。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保持100%。三是打造示范样板。新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确定131个“千村美丽”创建村,获批一般债项目2.14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11个。举办美丽乡村擂台赛,评选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等5个“2022年度吉林市美丽乡村擂主村”。
  四、关于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议
  坚持以产业兴旺为方向,着力做好扩能延链文章。年初以来,召开全市农产品加工发展、农业品牌建设、肉牛产业发展、米业振兴、渔业发展等座谈会议,深挖高附加值特优产业增量潜力。一是强化品牌建设推广。成功创建2个国家首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市绿色、有机和地标农产品有效期内认证数量累计达194个。提升农产品知名度,组织企业参加长春农博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各类展会105户次。二是抓好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壮大玉米水稻、生猪禽蛋、肉牛、食用菌、果蔬等八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和集聚发展。全市粮食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90亿斤以上,猪、牛、羊、白鹅饲养量增速保持全省前列,果品、灵芝、柞蚕种植规模位列全省首位。三是加强农文旅三产融合。构建“农文旅”融合价值链体系,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全市市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累计达到167户,累计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个、省级美丽休闲乡村14个,建设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2个,全市休闲农业接待人次617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11亿元。四是育好产业“链主”。成立市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协会。对接天津、深圳大型采购商,建立吉林市地产农产品展示交易厅,逐步打通全国;与延吉市米业加工企业、药业企业对接,初步达成双城农业企业合作意向。深入开展“解难题助发展”帮扶企业行动,帮助107户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企业解决融资、科技、市场等生产经营难题162个。桦甸金牛牧业、磐石兴泽成功晋升第八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达到112户。

 

  五、关于扶持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建议
  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组织农村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推进乡风文明。深入全市1383个村、235个社区新时代文明站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挖掘选树磐石市北锅盔村、蛟河市白石山镇、龙潭区缸窑镇等一批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样板乡村。二是推进文化惠农。开展“送演出下基层”191场,建成 “吉林印记”乡村博物馆4家。为354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出版物3.78万册。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累计放映影片1.6万场。组织开展农民文化节活动72项,受众16万余人次。三是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景点线路12条,成功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5户。积极开展丰满区金秋采摘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接待人次490万人次,带动就业1.52万人。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推进全面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坚持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实现农林牧渔业经济稳步增长,粮食生产水平跨上新台阶,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31日
  联系人姓名:邓博       电话:6204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