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MB1717396G/2022-12606
分  类: 委员提案 ; 报告
发文机关: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13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65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农提字〔2022〕10号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07日
索  引 号: 11220200MB1717396G/2022-12606 分  类: 委员提案 ; 报告
发文机关: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13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65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农提字〔2022〕10号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07日

  程仁才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吉林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652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抢抓全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实施机遇,认真管理落实《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和《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等文件精神,全力打造“肉牛产业强市”,在省内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吉林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五项提升工程和构建五项保障体系。今年年初,我市制定了《吉林市2022年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行动计划》,结合全市肉牛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及发展潜力等因素,着力培育4个肉牛养殖大县,建设20个万头肉牛大镇、100个千头肉牛专业村、1000个肉牛养殖大户。2021年,吉林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00.5万头,同比增长19.5%。
  一、强化招商引资,突出重大项目建设
  我们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了肉牛养殖及深加工产业链专班,谋划包装了10个肉牛产业链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36.8亿元。组织专业招商组,先后赴沈阳、长春、北京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与禾丰集团、吉牛集团、正大公司深入对接,达成投资意向,2022年1月17日,我市召开农业产业链招商签约大会,与长春皓月、吉牛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成功签约。去年以来,全市肉牛产业新建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21.5亿元,其中桦甸国发公司、蛟河信霖沃土等千头规模以上肉牛养殖项目24个,全部项目建成后可增加肉牛饲养量6万头,增加活牛年交易量20万头以上。同时,加快推动磐石农业产业园、舒兰肉牛产业示范区、中新食品区肉牛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建成后可新增屠宰加工能力20万头以上。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我市把谋划专项债项目作为发展肉牛产业的强力引擎,积极贯彻落实好韩俊省长来吉调研提出的优先给予吉林市肉牛产业专项债的政策支持。目前,已筹划包装肉牛专项债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9.7亿元,拟申请政府专项债21.5亿元,其中,磐石农业产业园和桦甸市农发公司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两个在建项目已分别获得首批专项债资金1.99亿元和1亿元。积极落实“致富牛创贷”“活体抵押”贷款等信贷政策。2021年,全市22家银行机构累计投放肉牛养殖贷款16.9亿元,支持养殖户1.5万余户,贷款余额18.2亿元,同比增长70%。加强用地保障,根据吉林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吉林省‘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十四五”期间畜牧业规划建设项目用地需求情况进行全面调度,避免由于用地需求未列入规划而导致肉牛项目无法实施。
  三、强化种养循环,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我市加快秸秆饲料加工、流通、配送体系建设,鼓励支持肉牛养殖新型经营主体与周边农户签订秸秆收贮协议,增加全株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生产供给,推动秸秆资源就地就近过腹转化增值。编制《秸秆“三化”技术指导手册》,大力推广青(黄)贮、氨化、膨化等实用技术。组织召开“秸秆变肉”工程培训推进会,与中国农科院饲料所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吉林市秸秆饲料研发中心,编制吉林市秸秆养牛技术发展报告,引进推广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技术。持续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严格落实养殖场环评审批制度,积极推广应用粪肥堆积发酵、有机肥加工等技术,促进养殖粪污全量还田利用。全市秸秆青(黄)贮窖达177个,秸秆加工企业达到30家,全市饲料化利用量达205.7万吨以上,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31.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四、强化专业化合作组织培育,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我市坚持集中和散养“统筹抓、一体推、互促动”,点面结合、大小通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农户”的合作带户模式,推动实现整村推进与分户饲养相辅相成、小规模与大群体协调发展。目前,全市肉牛养殖户5.3万余户,比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初期增加1万余户,肉牛规模养殖场达500余户,规模场出栏量约占总出栏量的42%。大力发展金牛牧业潘淑红等一批集龙头企业、养殖合作社、肉牛协会“三位一体”的行业带头人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能人示范带动效应,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养牛大户自发组织成立养牛协会、组建肉牛养殖联合社、母牛繁育合作社,开展联户经营。发挥组织联动优势,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形成资源共享聚合效应。培育打造出像桦甸潘淑红、蛟河贾丽坤、舒兰徐春宝、龙潭刘元军等一批养牛带头人。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