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按照“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安排,依据《吉林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9-2030年)》《吉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农业农村实际,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吉林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期间根据国家、省市会议文件精神,多次进行修改完善,并将省千亿斤粮、百万亩棚膜经济工程、舒兰白鹅全产业链等最新部署要求纳入其中,向39个相关单位征求了意见,收集修改意见12条,均采纳并修改完善。先后进行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讨论、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于2022年4月27日正式印发。该规划立足吉林市实际,紧紧围绕乡村全面振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奋斗目标,全面实施“一主六双”和“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对“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任务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作出了具体部署。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总结“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成果和基础,提出“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二是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明确《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三是优化区域布局,加快构建平原区板块、山区半山区板块、城市周边板块现代农业“三大板块”空间布局。四是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将我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细化分解为发展现代粮食产业、建设现代畜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等20项重点任务。五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分析实施《规划》产生的主要影响,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述。六是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约束、抓好政策落实、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项目建设等。
“十四五”时期,吉林市将紧扣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高标准智慧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地,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不断增强农业农村改革动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到2025年,全市计划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万亩以上,黑土地保护面积达到30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亿斤阶段性水平;生猪、肉牛、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64万头、150万头、7400万只;永吉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吉林市城市周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舒兰市、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粮食主产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