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013513489/2018-06463
分  类: 兽医兽药产业 ; 通知
发文机关: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18年03月09日
标      题: 吉林市畜牧业管理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市畜牧兽医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吉市牧发[2018]11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3月09日
索  引 号: 013513489/2018-06463 分  类: 兽医兽药产业 ; 通知
发文机关: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18年03月09日
标      题: 吉林市畜牧业管理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市畜牧兽医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吉市牧发[2018]11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3月09日
  

各县(市)区畜牧局经开区社会发展局、高新区农林水利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现将《2018市畜牧兽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吉林市畜牧业管理局 

  201839 

  2018年全市畜牧兽医工作要点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绿优发展、循环牧业、效益优先为导向,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3+1”体系(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监管服务体系),加快我市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步伐。 

  发展目标: 

  ——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4.2%; 

  ——牧业增加值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4%; 

  ——生猪、肉牛、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40万头、81.5万头、741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6%、0.5%、2%; 

  ——全市力争实现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一、加快绿色生态发展进程,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一)推进养殖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现有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健全完善粪污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设施,提升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水平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能力。2018年,全市规模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重达到70%以上,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3%以上。 

  (二)推进种养结合一体化项目建设。落实国家和省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加强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饲草料基地建设和防疫、质量安全及生产设施改造,切实提高粪污、秸秆综合处理利用率、消纳地配套建设水平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数量。 

  (三)推进畜禽养殖有机粪肥高效利用。积极推广《畜禽养殖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技术指南》,支持大中型养殖场(小区)自建有机肥、沼气、生物燃料块等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促进农牧结合、种养结合;支持社会资本发展资源化利用产业,在畜禽养殖密集区建设养殖粪污处理中心,对周边养户养殖粪污实施分户收集、专业化集中处理。2018年,全市有机肥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 

  二、提高无疫区建设管理水平,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维持无疫区平稳运行。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监测预警、动物卫生监管和应急管理体系,夯实动物防疫基础,创新无疫区建设管理手段,提高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确保全市免疫无疫区平稳运行,达到“免疫实现无疫、监测证明无疫、监管保障无疫,应急恢复无疫”的目标。 

  (二)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坚持春秋防为主、常年防疫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免疫密度、免疫质量,严格落实免疫、检疫、监测、消毒、扑杀等各项综合防控措施,严防重大疫病、人畜共患病和外来疫病,力争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加强规模饲养、定点屠宰、隔离和无害化处理等场所监管,确保防疫环境安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行为,严厉查处非法实施检疫、不检疫就出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大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认真落实《吉林市城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建立全链条无缝监管体系,加大对非法处置病死畜禽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抛弃或销售病死畜禽问题。加强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积极性,建设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网络,保障病死畜禽能够得到及时收集、有效处理。 

  三、提高畜牧综合生产效益,促进农民稳步增收 

  (一)认真抓好国家和省市有关惠牧政策的落实。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的政策导向和扶持重点,提前搞好工作调研和项目包装,积极申报并争取国家和省市有关项目,力争全年争取国家和省市扶持资金3500万元。制定市级扶持畜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政策,找准关键点,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实现重点环节的突破。进一步扩大能繁母猪、育肥猪政策性保险参保数量,积极组织养殖户参加肉鸡保险试点。全年全市能繁母猪、育肥猪参保数量力争达到4万头和95万头。 

  (二)加强技术推广培训。依托现有产业技术体系,针对制约生产发展的技术难题,示范推广一批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技术,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场(户),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稳步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快实用型技术推广普及,采取集中培训、入户培训、观摩培训等方式,加快基层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建立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18年,培训县()区技术推广服务人员1000人次以上、养殖从业人员1.5万人次以上。 

  (三)优先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开展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试点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推动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效对接,发展绿色、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畜牧业,促进产业循环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加快磐石市、蛟河市、舒兰市三个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永吉县、舒兰市两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养殖。继续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严格创建标准,再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发挥示范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功能,打牢畜禽标准化产业发展基础。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对标准化示范场基础设施、生产数据、环保措施等进行定期监测,形成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规范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发展。2018年,全市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1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77个。 

  (二)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优良品种引进,支持企业从国外引进原种猪、肉种鸡、肉种兔、种公牛等良种畜禽。加强具有吉林特色新品种培育,支持吉林黑牛、肉用型羊、芦花鸡、梅花鹿等品种的培育、扩繁和推广。大力推进猪、牛繁改网络建设。2018年,新建标准化猪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站点3个,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全市生猪、肉牛、奶牛、蛋鸡和肉鸡良种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 

  (三)努力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入实施秸秆饲料化利用工程,对建设贮窖和购置收贮加工机械实施补贴,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支持磐石市、桦甸市、丰满区等地建设青(黄)贮窖,全市青(黄)贮窖数量达到222个,贮窖建设容积达到23万立方米,秸秆饲料化利用能力达到77.2万吨。 

  五、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一)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稳步推进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中新正大百万头生猪养殖加工、广维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花猪养殖及深加工、农丰牧业3千头肉牛养殖加工和广泽4万吨奶酪加工等亿元以上大项目,确保项目早开(复)工、早达产、早达效。 

  (二)积极开展畜牧业招商引资立足区域畜牧业发展空间、资源和基础优势,紧盯国家产业战略布局调整、北京首都功能疏解和南养北移、北肉南调的有利契机,加大与浙江产业对接力度。重点引进大型畜牧养殖、加工等项目。坚持高端引领、高位谋划、高效突破,努力发展一批技术水平高、价值链条长、市场前景好、投资规模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好项目、大项目。 

  (三)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引导企业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指导服务,主动穿针引线,组织开展金融、技术和市场对接,鼓励企业开发高端肉食品、方便休闲食品、吉林特色安全优质肉产品和基于动物骨血内脏开发的生物保健制品等,延伸链条、扩大产能、提高效益。今年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0个,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六、着力抓好品牌营销,加大特色畜牧产业发展进程 

  (一)做强优势畜牧品牌。在做大春柳、珍正德、金牛等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得利斯、正大等外埠品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结合全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将品牌建设与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畜产品等产品认证紧密结合,再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牧业品牌。2018年,全年完成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0个。 

  (二)积极发展特色优质畜产品。瞄准高端市场需求,加快发展长白山黑毛牛、肉鸽、吉林花猪等特色产业,扩大优质畜禽群体规模,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依托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左家特产研究所为主的貂狐貉和梅花鹿研究团队、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为主的蜂研究团队、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为主的吉林花猪研究团队的技术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发展新的差异化特色经济增长点。2018年,全市吉林花猪达到4000头,同比增长10%;长白山黑毛牛达到1200头,同比增长10%;东鸽肉鸽达到48万羽,同比增长9%;特色黑猪达到10万头,同比增长2.5% 

  (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农博会、展览会、促销会、洽谈会,强化“吉字号”畜产品包装、宣传和推介。强化政策引导,引导企业加大宣传投入,广泛利用立体宣传牌、电视、广播等媒体,通过优化广告版面设计,大力宣传推介二道甸子黄牛、石井沟黄粉虫鸡蛋等区域优势特色畜禽及其产品,提高品牌市场知名度。 

  七、提高有效监管密度,推进畜牧“两个安全”工作 

  (一)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瘦肉精等违禁物质、兽药残留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年完成检测抽样3200份。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市级每季度开展一次、县级每月开展一次执法检查和不定期的飞行检查、暗访活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案件查处率力争达到 100% 

  (二)强化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以监督抽查为支撑,以执法监管为抓手,持续开展瘦肉精、生鲜乳、畜禽屠宰、兽药及兽用抗菌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坚持专项整治常态化与突出问题集中治理相结合,严厉打击饲喂、添加、使用违禁物质、私屠滥宰、收售屠宰病死畜禽、屠宰环节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乱用滥用抗菌药物等不法行为,深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继续开展屠宰“扫雷行动”,加快屠宰资质审核清理,保障出厂肉品安全。 

  (三)加强畜牧生产监管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相关重点工作任务。严守安全生产红线,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严防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八、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加强畜牧兽医系统政风行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率先发展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落实好省市关于产业发展、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无疫区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粮改饲的重要精神,以新举措取得新业绩。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管行业”与“管行风”两手抓、两手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倡导求真务实、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强化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意识勇气,以新作风创出新作为。增强各相关单位工作的协同性,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开拓现代畜牧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