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2000135132861/2022-13093 |
分 类: | 其他法定公开信息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11月14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79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2年12月15日 |
索 引 号: | 112202000135132861/2022-13093 | 分 类: | 其他法定公开信息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11月14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79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2年12月15日 |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把握银发经济发展机遇的建议》(第796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把发展银发经济提到议事日程。
(一)将发展银发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突出规划引领,在《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与健康、医疗、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东北三省医养首选地”。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居家社区机构互助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文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提高各类场所服务适老化程度,解决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困难。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丰富养老产品供给,培育养老新业态。
(二)出台《吉林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市发改委会同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吉林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方案提出培育壮大养老托育服务相关产业发展,扶持发展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管理运营好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企业,推动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并从土地供应、资金投入、人才培养、规范监管等方面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提出支持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政策17条。
(三)加大养老服务扶持力度。严格落实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均享受居民生活类价格政策,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相关优惠政策信息及政策解答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业优惠政策知晓度。
二、关于明确政府在银发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一)通过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发放运营补贴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目前,城区已备案民办养老机构占到了机构总数的92%,床位1.5万张,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床位需求。
(二)研究起草《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强部门协同联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方式,强化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加强规范化管理,持续优化服务,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三、关于鼓励我市企业进行自主性适老化产品与服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拓展。
(一)落实税费政策。2018 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75%在税前摊销。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 年1 月1 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1年1 月1 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2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2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二)丰富老年用品市场供给。鼓励相关企业研发生产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以及适合老年人的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服饰等产品用品。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创新产品设计,将老年人急需的康复辅具配置纳入保险支付范围。推动老年用品进产业园区、展会、商场、机构、社区和家庭。发展养老普惠金融,支持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发养老型理财、信托等金融产品。
四、关于加强银发经济解读和宣传。
构建“养老服务+”模式,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协调好文化和旅游与中医药产业融合,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我市中医药特色养生保健资源,开辟中医药旅游、养老、康养等多样化健康服务,推荐国安药业、家特农业、莲花旅游集团、磐龙玉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小镇等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吉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试点基地,提升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支撑能力;围绕温泉和中医药种植加工等打造出3至5条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形成吉林市康养旅游特色品牌。
五、关于建立健全配套措施。
(一)近期,省人社厅发下发了《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吉人社发[2020]11号),文件将确有就业能力和培训需求、未按月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的人员(年龄不设上限)纳入职业技能培训及补贴范围。超过法定劳动年龄的劳动者也可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培训补贴政策,以此促进大龄人员就业创业。下一步,将结合我市经济建设和企业人才需求,适时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育婴师、中式面点、西式面点、直播销售等工种的技能培训,引导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老年人参加培训,提升劳动技能,从而再次实现创业就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银发经济的发展。
(二)吉林市体育局与吉林市人民医院和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签订体医融合战略合作协议,在吉林市人民医院成立运动损伤康复中心,为全民健身参与者,特别是老年群体提供运动损伤医疗保障,提供医疗救治服务,为银发经济与体育、医疗相结合,提高老年人在医疗结构消费比例。
(三)广泛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吉林市体育局加强体育健身知识的宣传,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加老年人参与健身人口比例,培养运动习惯,带动了老年人在购买健身服装、器材方面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