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2000135132006/2019-08720 |
分 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通知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日期: | 2019年09月30日 |
标 题: | 关于印发 《吉林市科技局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19年09月30日 |
索 引 号: | 112202000135132006/2019-08720 | 分 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通知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日期: | 2019年09月30日 |
标 题: | 关于印发 《吉林市科技局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19年09月30日 |
关于印发
《吉林市科技局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机关各处室、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根据《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现印发执行。
附件:吉林市科技局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吉林市学技术局
2019年9月27日
吉林市科技局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建设风清气正、公平正义、服务高效的商务营商环境,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破解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瓶颈为重点,以群众满意、客商满意、企业满意为标准,对照国家相关标准,借鉴先进地区做法,积极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全力打造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二、任务分工
1、加强基础建设。制定年度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并在部门网站公开,配备营商环境建设联络员。围绕《重点内容及年度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工作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制定规章制度和行业禁令等文件。
2、明确工作职责。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接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并做好全局范围内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事项的调查处理、监督、检査、问责等日常事务工作。
3、做好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全面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做到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公共资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
三、重点工作
1、施战略性创新创业人才扶持计划。鼓励人才更好地发挥效用,为人才提供平台。举办碳纤维复合材料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围绕“6411”产业方向,在吉林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指南中持续设立了杰出青年人才培养专项,并给予无偿资金支持;持续加大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力度,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形式,筛选出优秀项目进行资金扶持。
2、施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扶持计划。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支持力度,对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的单位,给予资金扶持。同时积极推荐市级众创空间申报省级众创空间;组织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型企业申报省科技创新中心;设立吉林市科技风险补偿基金,为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提供科技贷款资金支持;为“三高”人才(高学历、高职位工作经历、高技术能力)提供资金支持;参与成立吉林中科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基金,以参股方式重点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中符合“6411”产业规划,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的高成长性创新项目,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实现企业与投行、政府的共赢;推进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3、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定《吉林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市科技局提前做好科技经费的使用预算,确定具体的项目与资金安排,保证与市级财政科技经费预算的衔接;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赋予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资金使用更多的自主权,提高科研资金的管理水平;项目经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规定,单独立帐,独立核算,按项目经费预算科目与项目进展安排支出,严禁挤占挪用;在吉林市科创云大数据平台上对项目进行中期和验收管理,对申请验收的科研项目进行经费复核;制定《吉林市科技局第三方机构开展科技管理服务性工作实施细则》,规范委托开展科技管理服务工作流程。
4、做好政务服务工作。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进必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公开发布政务服务事项指南,做到许可事项标准清晰,申报条件和申报材料不得存在模糊性表述或兜底性条款,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5、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各相关业务处室要认真学习复制推广国务院大督查发现的部分涉及“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创新服务方式,依据本业务部门的特点特色,研究“一招鲜”改革举措。
6、做好营商环境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报道机会,展示我局营商环境建设的亮点和成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争取有较多经验做法被国家级、省直媒体、市级媒体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