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交通运输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42XD/2019-09218
分  类: 安全监管;应急管理 ; 通知
发文机关: 吉林市交通运输局
成文日期: 2019年05月23日
标      题: 关于印发2019年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通知
发文字号: 吉市交运发〔2019〕50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23日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42XD/2019-09218 分  类: 安全监管;应急管理 ; 通知
发文机关: 吉林市交通运输局 成文日期: 2019年05月23日
标      题: 关于印发2019年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通知
发文字号: 吉市交运发〔2019〕50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23日

    

  吉林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印发2019年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通知 

  吉市交运发〔201950 

    

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 

  现将《吉林市交通运输局2019年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吉林市交通运输局 

                         2019523 

  吉林市交通运输局 

  2019年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9年,是全面深化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年,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一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以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为主线,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规定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规定,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监督检查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推动全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安全环境。 

  一、加强业务学习,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 

  1.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扣安全发展主题,深化平安交通建设,制定针对性落实措施,纳入党组理论学习内容,并通过组织安全应急管理综合培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坚决抓好贯彻落实,有效开展安全生产督促检查。 

  2.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安全生产部署,扎实推进全省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按照职责分工,继续抓好落实。 

  二、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3.规范行业监管行为。推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吉林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贯彻落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细化履职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网格化责任体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行程合力,推动实施安全监管规范化、标准化、网格化。制定2019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和暗访抽查计划,进一步规范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暗访抽查工作秩序,推动市局及局属各行管单位依据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实施监督检查。 

  4.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按照安全生产“五个一”工程建设的要求,推动企业建立清晰、明确、具体的岗位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标准、安全工作流程、岗位责任清单等,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开展安全生产信用评价,加大安全生产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积极推动创新保险等第三方参与安全协同治理的新机制。 

  5.落实高危风险管控责任。突出涉客运输、危化品运输、高危施工作业等重点领域,深入摸排可能造成30人以上群死群伤事故的高危风险,列出重大风险清单、重点企业和重点县(市)名单。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行企业建立领导班子安全“包干”管理制度,做到重大风险防控全覆盖,责任到人;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推行监管部门建立领导层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区制度,确保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区高危风险的全面掌控。 

  6.加强行业指导和事故、隐患整改责任落实。实施行业“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督促行业组织安全风险评估、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隐患整改责任落实。与上级同步实施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的综合督查检查,组织开展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评价和综合督查检查工作。 

  7.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公交车行驶安全和桥梁防护工作的意见》《吉林省安委会关于加强公交车行驶安全和桥梁防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两客一危”、桥梁隧道、急弯陡坡、连续长坡下坡等安全隐患治理,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三、突出重点难点,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8.加强公路领域重点治理。深入推进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同步配合省厅开展重大建设项目技术可行性和安全可靠性评估,推进桥、隧、路改造安全提档和质量升级。继续实施乡道以上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和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安全质量,逐步减少“先通后畅再安”等问题。组织开展桥梁、连续长陡下坡、临水临崖以及团雾、冰冻雨雪天气等公路安全防护专项行动,提升公路桥梁安全防护和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安全通行能力。强化“百吨王”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超限超载等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公路安全隐患。 

  9.加强道路运输领域重点治理。开展客车运营安全监控及防护装置整治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城市公交车智能视频监控和公共汽电车驾驶员区域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应用。加快推进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用智能视频监控报警、防碰撞等整车安全运行监管技术装备。开展营运客车和货车驾驶员安全文明驾驶教育培训专项行动,强化教育培训考核,全面提升营运驾驶员职业素养、安全文明驾驶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实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计划(2018-2020)》。 

  10.开展水上交通领域重点治理。实施水路运输船舶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做好客船、渡船、客渡船、旅游船舶的安全监管,强化渡口、通航建筑物运行安全管理。加强对船舶不适航、船员不适任、不遵守渡运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船舶检验机构和船舶检验质量的监督,努力提升船舶检验管理和船舶检验能力。 

  11.持续开展工程建设施工领域治理。加大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针对工程现场的特种机械设备使用、施工驻地、地质复杂的长隧道和高边坡工程,以及桥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施工企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和公路水运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督促施工项目加强标志标线、防护栏的质量安全管制,严格开展交工前质量安全验收,确保交通安全设施安全可靠。 

  12.持续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重点围绕客运(场)站、收费站、办公场所、物流园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进行专项治理。 

  13.提升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宣传教育专项行动,指导加强企业安全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和安全生产宣传七进活动,积极倡导培育文明服务的行业风气和文明出行的社会风尚。 

  四、强化依法治理,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 

  14.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执法机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执法机制,明确安全生产执法主体和程序,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建设,提升行业依法治安能力。深化与公安、应急等部门的通和协作,提高安全执法的效率和合力,有力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确保重点节点行业安全稳定。 

  15.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吉林省公路水路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完善修订各项制度和标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事故警示通报、安全生产约谈、重点监管名单、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的落实和督办。 

  16.强化从严执法。加大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打击力度,依法加强道路、水路运输挂靠经营、管理公司代而不管、非法营运等重点违法违规行为的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深入推进车辆超载超限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 

  五、防控重大风险,加快构建预防预控体系 

  17.完善预防预控机制。继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督促企业建立隐患排查、评估、治理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水路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实施方案》,加强并规范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督促各县(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等级报备。 

  18.强化隐患治理。加强行业重点时段、节点、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研判,提前部署做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两会”和“春运”、“五一”、黄金周等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深化冬春安全整治大会战行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推动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减增长、去存量”。 

  19.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举一反三汲取教训工作机制,选取公路水路行业典型事故,深刻剖析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和工作建议。严格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警示通报和诫勉约谈制度,及时准确统计事故,认真分析研判事故原因、规律和特点,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20.加大安全基础设施投入。继续加大公路、航道、场站等交通运输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实施乡道及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和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工作。加快推进车辆船舶标准化,加快老旧车船更新改造工作,健全完善营运车辆准入管理,继续实施安全达标管理,持续推进货运车辆标准化。 

  21.积极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配合省厅做好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和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道路运输危险品综合监管及运输服务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运政服务”系统、“互联网+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四好农村路”安全监管系统的全面应用,推进道路危化品运输安全监管第三方服务模式,实现对危化品道路运输车辆的全过程和实时监控 

  22.突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重点结合我省季节特点,针对冬季雨雪冰冻天气,着力提升公路除雪防滑、保通保畅能力,针对汛期易发生公路水毁、山体滑坡、洪涝灾害等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着力提升公路工程救援和水上救援能力建设。优化行业应急队伍,完善行业领域专职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层级应急培训和演练活动,提升行业应急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应急抢险、救援等知识水平。 

  23.继续实施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推进落实道路运输、工程建设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强化交通运输企业法人、安全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