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20001351342XD/2020-08144 |
分 类: | 委员提案 ; 议题案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 | 2020年06月12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53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吉市交运议字〔2020〕3号 |
发布日期: | 2020年06月12日 |
索 引 号: | 1122020001351342XD/2020-08144 | 分 类: | 委员提案 ; 议题案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 | 2020年06月12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53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吉市交运议字〔2020〕3号 | 发布日期: | 2020年06月12日 |
第53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市交运议字〔2020〕3号
闫铎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长吉交通一体化的建议》(第534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吉林市是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的重要组成,是“双协同”中“长春吉林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我局通过规划吉林市重大交通运输项目实施,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能够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作用,是推动我市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长吉图”战略,全面促进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着服务大局、当好先行的基本原则。我局先后制定了《吉林市交通运输服务“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发展实施方案》、谋划了新基建“761”工程项目,明确了近、中远期我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原则和目标,确定了建设高品质交通网,支撑长吉珲大通道发展等七大主要任务,具体工作保障措施如下:
(一) 提前规划,保障项目落实进度
我局拟纳入吉林市国土空间规划共计4个(《吉林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0-2035年)》、《吉林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吉林市港口发展规划》、《吉林市公交场站与换乘枢纽规划》),全部为优化吉林地区交通网络提供明确方向,拟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包括龙嘉机场至北大湖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吉林至桦甸高速公路等32个项目,我局积极与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沟通,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其用地,避免与已有控制要求冲突,以利项目后期建设。目前,《吉林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0-2035年)》已经完成文件编制工作,即将进入审批环节。
(二) 整合资源,发展市域公共交通网
吉长两市间已有较好的交通基础设施, 连接两市的交通线网主要由班线客运和城际铁路组成,由于现有城际铁路运行良好,为带动长吉城市之间村镇发展,切实实现长吉一体化目标,我局拟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吉长两市公共交通的便捷程度,一是实现吉长两市公交卡通用,我市于2018年实现了吉长两地互联互通功能使用,持有公交一卡通的市民在两地乘坐公交车时均可实现一卡通用。二是开展客运班线改造工作,由吉林市龙泰公路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收购长吉两市之间的班线客车,定制三条城际公交线路,2020年完成吉长高速、吉长北线两条公交线路的定制,2021年完成吉长南线公交线路的定制。三是市轨道交通公司正在谋划由龙嘉机场经中新食品园终到永吉县的市域轨道交通线网,全长约85km,其中途径长春地域约30km。十四五期间主要做好与长春地铁、龙嘉机场、沈阳铁路局等方面对接该交通枢纽,在其他工程实施时为本项目预留工程接口的条件,并预留满足本项目后续建设及运维用地条件。吉长两市之间公交线路的定制和市域轨道交通的实现会鼓励两地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为实现两地通行公交化、城市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 提等升级,做强普通干线支撑网
一是完善吉林市对外交通,续建国道珲阿公路吉林至饮马河大桥段,升级改造威虎岭至白石山段,提升国道珲阿公路服务水平;谋划县道菜口公路、县道河双公路升级改造,形成以吉林市为中心向西辐射的“一小时”经济圈,与长春市“一小时”经济圈对接呼应。二是促进重要节点间便捷联通,建设国道饶盖公路白旗松花江大桥、省道桦朝公路呼兰至朝阳山段,谋划吉林至桦甸高速公路、国道饶盖公路裕国至白旗段,提高白旗、呼兰、金珠工业区、九站等重点乡镇、村屯及开发区与县市城区之间的连通水平。更大限度方便客流前往二台子机场、吉林站客运枢纽、吉林南客运枢纽、松花湖滑雪场、北大湖滑雪场等客流集散地,实现城区、交通枢纽与景区等客流集散点快速联系。三是拟启动国道黑大线(G202)吉林市绕越线工程。项目主线长83.7公里,新建二台子机场、放牛沟、吉林市3条连接线,总长14.1公里,一级公路标准,总投资63亿元。该道路打通长吉图一体化经济命脉,有效地将吉林市航空产业园区、经开区、高新北区、永吉经济开发区串联,对实现吉长两市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我市将谋划启动该项目,利用有效成果,抓紧推进完成前期审批工作。四是持续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和农村物流快递网络发展。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推动农村地区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菜鸟物流、邮政公司、飞虎物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等物流快递资源,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发展快递物流服务业,引导物流快递企业在已建村级服务站的贫困村或毗邻的村镇设立快递服务点,通过采用集中收购、集中配送的服务,降低贫困村电商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流通渠道,打通贫困村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
(四) 便利交通,出行方式有效衔接
一是优化旅游道路,组合热门景区。目前,吉林市已经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游客出行方式多为航空、铁路、公路,三种交通方式互相衔接均很顺畅,但是景区间交通线路的串联不便利,且通往景区原有道路已越来越不能适应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严重地制约了地方经济增长和景区发展。为优化组合松花湖度假区、万科滑雪场等热门旅游目的地,我局谋划实施了龙嘉机场至北大湖高速公路、腰屯至青山农村道路、巴虎屯至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农村道路、吉丰东线道路改造、水上巴士等项目,项目的实施建设对于贯通温泉-冰雪旅游产业带,实现地区交通、旅游、经济“三通”有着重要意义。
二是开发旅游专线,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部分景区与吉利公司合作开通了机场、火车站旅游专线,使游客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旅游景区。“十四五”期间我局将以旅游专线为主要开发方向,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最大程度方便游客出行,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三是完善景区指引,方便游客出行。由于公路收费站为省政府批复,我局将就吉林绕城高速红旗收费站更名为松花湖收费站一事与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沟通,反映委员意见,争取得到理解与支持,收费站通往松花湖景区的道路目前为县级公路,根据《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县级公路网(2015-2030年)命名和编号的通知》(吉交公〔2016〕167号)文件规定,县级公路全称由路线起迄点的地名,中间加连接符“-”组成。故不能为公路更名。
待吉丰东线道路改造完成,我局将联系市文广旅局共同完善交通旅游标识,在交通易拥堵段设置提示标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分流游客。
2020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