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MB1755632F/2023-09596
分  类: 委员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30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67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卫议字[2023]12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30日
索  引 号: 11220200MB1755632F/2023-09596 分  类: 委员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30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67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卫议字[2023]12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30日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67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委员您好: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吉林市建设项目的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第673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规划原则的建议
  为强化吉林市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扩容和均衡布局,实现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协调发展,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增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水平,吉林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吉林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吉林市人民政府2022年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2年12月28日印发实施。
  《规划》提出,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预防为主,以基层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扩大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建设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体系从规模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质量效益提升型、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变为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吉林、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规划》制定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主导、投入保障、管理监督等责任,通过深化医改,强化资源配置,加大建设力度,维护公益性,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强化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统筹预防、治疗、康复与健康促进、中西医并重,通过整体规划提高综合绩效。合理制定资源配置标准,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体系整体功能;需求导向、平急结合。以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扩大资源供给,提高质量水平,优化结构布局,提升配置效率。立足平时需求,考虑重大疫情防控需要,完善设施设备标准,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强化预防为主,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倾斜力度,建立医防协同长效机制,将重大疫情防控在早期。以基层为重点,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加强上下联动和协作,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绩效;提质扩能、优质均衡。注重提高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大对城乡、区域、人群间资源配置,减少服务水平差距,促进健康公平。
  二、关于布局原则的建议
  医疗机构选址,严格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选址要求,进行选址建设。《规划》中提出,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口分布、地理条件、服务半径等因素,调整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原则上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万—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提高服务可及性。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对照《社区医院基本标准(试行)》,进一步完善房屋、设备、床位、人员等资源配备,加强住院病房、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提档升级,重点完善临床、公共卫生、医技等科室设置。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政府在乡镇共办97 所乡镇卫生院,加快发展全科医学、中医和口腔等特色专科。综合考虑城镇化、区域位置、交通条件、人口聚集程度、就医流向和服务能力等因素,选建5所以上中心乡镇卫生院,使其逐步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优先支持镇域常住人口较多、非县级人民政府驻地的特大镇卫生院,重点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地广人稀的地区应强化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节点作用。根据乡镇卫生院服务范围和村级人口的分布情况,调整优化行政村卫生室设置,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常住人口较少、服务半径大的地区,通过加强巡回医疗、上级机构驻村服务、发展移动智慧医疗等方式,提高群众看病就医可及性。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市本级独立设置急救中心,下设9个急救分中心或急救站,其中江城分站位于吉林市中心医院;江南分站位于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四六五医院;临江分站位于政务大厅;松江分站位于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北分站位于吉林市化工医院;铁东分站位于吉林市化工医院吉化二院;站前分站位于吉林市人民医院;中东分站位于吉林市正大国际医院;中新食品区分站位于岔路河镇。市级急救中心负责指导县(市)急救中心(站)工作。有条件的县(市)独立设置急救中心(站),条件尚不具备的县(市)依托区域内综合水平较高的医疗机构设置县级急救中心(站)。受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委托,急救中心负责指挥、调度本行政区域内急救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市急救中心探索开展航空、水上医疗救护。完善急救中心(站)布局,城市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农村地区服务半径因地制宜确定。加强急救中心(站)急救车辆等运载工具和设备配置。
  吉林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吉林市区公立医院共计25个,坐落在昌邑区的公立医院共7个,其中,综合医院3个(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市昌邑区医院)、专科医院4个(吉林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吉林市传染病医院、吉林市骨伤医院、吉林市第二口腔医院),现有医疗资源可以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感谢您对我市医疗建设项目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