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666号联名提案的答复
委员您好: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公共卫生应急改善的建议》(第666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政府资金支持,改善改善公立医院急、危、重症救治硬件设施,合理配置呼吸机、监护仪、体外膜肺氧合 (ECMO)及一些基础设备的建议
按照《吉林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吉市政办发〔2022〕41号)要求,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结合政府投入的资金,我市将进一步合理配置和更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验室检验检测、救治、卫生应急和信息化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医疗装备技术水平。包括承担重大传染病救治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医疗机构要加强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移动断层扫描(CT)机、移动手术室、呼吸机、监护仪、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等配置,完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等检验检测仪器配置,提高快速检测和诊治水平。
二、关于依托高水平三级甲等大学附属医院,推进医务人员专科知识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救治能力。当有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时,可以做到全院一张床的建议
目前我市建立了依托三级甲等医院的医联体模式,主要是以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市中心医院等市内6家三级甲等医院为医联体牵头医院,市直专科医院为补充,县(市)区级二级综合医院为主体,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网底的多层次联合体。通过医联体的建设,作为“医联体”的核心医院,开展强化专家指导、业务培训、开展巡诊、技术指导、派驻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强化医教协同,加大紧缺专业人员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卫生健康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疾病防控救治水平。当有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时,可以做到全院一张床。
三、关于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制,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支持一线临床技术创新,及时推广有效救治方案,达到资源共享的建议
按照《吉林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吉市政办发〔2022〕41号)的要求,我们正逐渐完善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的工作。目前关于优化急救体系,我市独立设置了急救中心,各区下设急救站,吉林市急救中心负责指导县(市)急救站工作。各县(市)依托区域内综合水平较高的医疗机构设置县级急救站。急救中心负责指挥、调度吉林市内急救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关于医疗机构急诊科设置的工作。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急诊科,要求按医院床位的2-3%设置观察床,逐渐完善场所、设施、设备和药品等基础条件,负责接收急诊病人和急救中心转运的伤病员,提供急诊医疗救治,并向相应科室或其他医院转送。关于加快市级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升定点收治医院传染病防治和弹性扩容能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不含中医医院)24家,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16家,设立感染性疾病科达到67%。并已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吉林市传染病医院新楼扩建已完成,即将开展旧楼改建、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疫情应急改造等项目正在进行中。全市已建成床位1040张的七家子亚定点医院,并按照床位总数的10%设置有监护床位100张,由吉林市人民医院的医疗力量承担医疗救治工作。同时,按照平急结合原则,设置的可转换ICU床位100张,确保需要时各类ICU床位可扩展至200张。目前已完成县级依托县域综合实力强的综合医院,规划布局建设相对独立的感染楼或感染性疾病病区,在疫情发生时能迅速开放传染病病床。同时我们一直支持与鼓励一线临床技术创新,针对传染病等重大疫情及时组织各医疗机构学习,并成立专家组,将国家、省、市有效救治方案及时推广,做到资源共享。
四、关于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与支撑作用的建议
目前我市结合“数字吉林市”建设,依托吉林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正在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行动。推动“互联网+”签约服务,为签约服务重点人群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治疗,推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并继续推进智慧医院、数字医共体、医学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开展一站式数字健康服务基地建设,支持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推广可穿戴式、便携化、居家型健康监测设备和健康管理设施。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加强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护。但要做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相当的作用,目前我们仍很难完成,但我们会继续努力去把做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五、关于医院层面,建设多功能病区,改善就医环境,应对疫情、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的发生的建议
目前我市7家公立医院正在开展建设病房楼、疗区,改造原有病房,建设特色治疗中心、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购置相关医疗设备等,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但限于目前各医院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等因素,建设多功能病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我委将努力与多部门沟通建议争取完成此项建议。
感谢您对我市医疗公共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