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甲委员:
您在吉林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秸秆焚烧管理的建议》(第592号提案)收悉,经协同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秸秆禁烧工作基本情况
2018年10月,根据《吉林省秸秆禁烧区划定及管控规范(试行》要求,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市农业农村、市气象等部门,充分考虑各地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分布以及综合利用发展需求等情况,以最大限度降低秸秆露天焚烧对区域生态环境和安全的影响为首要目标,兼顾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禁烧区划定范围,以城市周边20公里范围、高速公路沿线10公里范围、铁路沿线、国省干道两侧5公里范围、机场周围不低于20公里范围等重点区域,确保了禁烧区域划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准确性和整体性;限烧区的划定范围,秸秆禁烧区以外的农作物生产区域划为秸秆限烧区。2019年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吉林市秸秆禁烧区划定方案的批复》(吉政函〔2019〕2号)对我市秸秆禁烧区划定方案给予了批复。我市严格按批复要求,对秸秆禁烧区、限烧区管控,禁烧区内强化秸秆离田,严禁露天焚烧,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限烧区制定烧除计划,采取时间、空间双间隔模式开展有序计划烧除。
二、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加强禁烧区管控,推进秸秆离田。
我市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2019年秋冬季以来,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秸秆禁烧专题会研究部署秸秆禁烧工作,每年制定《吉林市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吉林市秸秆离田工作方案》,将秸秆禁烧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秸秆禁烧“三本账”,落实秸秆禁烧主体责任,严格秸秆禁烧管控,落实秸秆禁烧网格化监管,包保责任,秸秆离田,调度通报,预警约谈,全天候检查,市级巡查,省级督查,司法联动,量化问责等十项工作机制,强化巡查检查,市领导按中央环保督察包保分工,分片包保县(市)区秸秆禁烧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由局领导带队组成5个巡查组,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四个执法科分四组,市生态环境、交通、公安、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对秸秆禁烧进行巡查检查。
强化禁烧区内秸秆离田,我市秸秆禁烧区面积约70万公顷,包含83个乡镇(街道)、875个行政村、3822个自然屯,秸秆总量约322.83万吨,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对秸秆离田情况进行盘点,根据秸秆产生和留存情况,建立全覆盖的离田清单,明确离田数量、离田方式、离田去向、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一步细化秸秆离田方案。根据需求组织各类机械,落实离田方式、资金保障、离田去向及临时堆存场所,克服不利条件影响,想方设法推进秸秆离田,以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和推进秸秆离田促进综合利用。
(二)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逐步实现全面禁烧。
去年省政府秸秆禁烧综合利用专题会议上,景俊海省长要求继续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严格按照《秸秆禁烧量化责任追究办法》强化监管,并逐年扩大禁烧区范围,三年后,全省实施全域全时禁烧,彻底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问题。我市发展改革、农业农村等部门提早谋划,编制《吉林市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并下发至各县(市)区,分解了秸秆“五化”利用目标和各县(市)区任务目标,力争2021年秸秆“五化”利用率达到81%,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积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以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和秸秆能源化利用为重点,大力推进秸秆收储加工点、成型燃料加工、秸秆发电、秸秆供热试点、生物质锅炉等装备生产制造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秸秆有机肥料、秸秆优质饲料、秸秆食用菌基料、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水平,带动秸秆综合利用上下游产业链条协同发展,形成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2019年在全省综合利用率不足50%的情况下,我市秸秆“五化”利用量220.21万吨,农村生活燃用利用82万吨,合计秸秆综合利用量302.21万吨。其中:秸秆能源化81.86万吨,秸秆肥料化利用51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83万吨,秸秆原料化利用3.85万吨,秸秆基料化利用量0.5万吨,秸秆“五化”利用率50.3%,综合利用率达到69%。
(三)科学有序开展计划烧除。
我市限烧区面积约41万公顷,包含70个乡镇、793个行政村、4301个自然屯,秸秆总量约376.81万吨。科学制定秸秆计划烧除工作方案,以行政村为单位做好农作物秸秆计划除烧时间管控、空间管控,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因无序露天焚烧秸秆造成区域大气污染,确保秸秆烧除顺利进行。一是建立计划烧除台账,实行清单式管理,通过对限烧区秸秆产生量、综合利用量的排查统计,确定秸秆计划烧除的区城、面积、数量等内容,烧除轮次等科学制定计划烧除,做到空间和时间“双间隔”,避免集中焚烧,提高计划烧除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市生态环境会同气象部门,每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会商研判,并提前预报通知。在风力条件合适(大于2级,且小于5级),且空气质量较好(空气质量为优或者良)时,各地按照通知预报要求组织开展计划烧除。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计划烧除方案提前3天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经批复同意并报省厅备案后方可组织乡镇、村屯和农户在指定的地点、时段进行烧除作业。严格落实旁站式监管要求,做到秸秆烧除时有人看、有人管,严防大面积突击焚烧等行为。三是重大会议活动及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及大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下,全面停止露天焚烧秸秆。四是根据实际情况,计划烧除安排从10月份至下年度5月份春耕前,每天烧除时间确定在9-15时,每一轮次根据计划烧除情况,及时调整计划烧除方案。
(四)全面推广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增肥地力,抗旱保墒,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省工省时且增产。2019年初,市农业农村局在组织专家论证并征求了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后,制定并下发了《全市2019年农业生态环保暨秸秆肥料化利用工作指导意见》。利用冬春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时机宣讲秸秆还田的好处和秸秆焚烧的危害;在磐石、舒兰召开了秸秆全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技术现场会,现场对农民进行了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培训;利用省市农技推广奖项目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工作,即在立项上优先考虑秸秆还田项目。今年省市秸秆还田项目共立项24项。2019年实现玉米秸秆还田51万吨,其中秸秆留茬还田面积50万公顷,秸秆还田50万吨;保护性耕作还田0.2万公顷,秸秆还田1万吨;实际三化利用秸秆134.89万吨。
下一步将继续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普及秸秆还田技术。进一步宣传秸秆还田的好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还田主动性,积极推广还田技术,提高农民秸秆还田水平。
拟从三农资金中划拨专项资金,对还田农户采取直接奖励补贴的方式,提高农户还田积极性,以多种方式鼓励种植大户创新还田方式,对周边农户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划拨农机专项补贴,引导带动农户自主还田。
感谢您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奋斗,全面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逐步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同时真诚的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环境保护工作给予关注、支持、监督和建言献策,和我们一起倡导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
吉林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