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198J/2024-08380
分  类: 政协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4年11月08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工信提字[2024]11号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8日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198J/2024-08380 分  类: 政协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4年11月08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工信提字[2024]11号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8日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市工信提字[2024]11号
 
  一、关于“政策利好加码,优化补贴机制政策支持有待细化”的建议
  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吉林省、吉林市先后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梯度培育工程的意见》《吉林省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吉林市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支持方向囊括人才、科技、市场、金融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全方位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矩阵。2023年,为着实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困难,吉林市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一举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20余亿元,极大减轻了企业资金负担。
  目前,国家层面正在部署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4部门发布《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规定了中央财政会同有关方面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有关事项,吉林市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支持。
  二、关于“持续激发活力,鼓励技术创新”的建议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不仅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行业进步、服务社会的重要动力。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引导企业发挥在产品工艺、大型仪器设备、科技经费等方面优势,与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科研人才优势互补、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通畅。近年来有效推动47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建设。
  (二)全力争取省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入吉林市宏远铁路运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90余户企业开展现场服务活动,重点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企业研发投入归集等相关内容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助力企业用足用好科技创新政策。2023年,53户科技型企业获得省企业研发投入补助411.7万元。
  (三)抓好“创客中国”赛事,营造创新氛围。近年来,积极组织中高职业院校及企业参加“创客中国”大赛,累计征集500余个项目参赛,项目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多个领域。参赛的新型番茄秧提取素特效驱蚊产品、汽车用轻质碳纤维传动轴制备技术开发等11个项目进入吉林赛区50强,其中“新型番茄秧提取素特效驱蚊产品”项目获得省三等奖,医药学院、吉林碳纤维复合新材料等4个创业孵化基地申报项目获省优胜奖。
  三、关于“加大政府采购,发挥财政效能”的建议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适用《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2022年6月,吉林省出台《吉林省强化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举措》,明确“强化政策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政府采购项目价格评审优惠幅度、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预留份额比例、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履约能力、优化政府采购程序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加强项目执行管理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六项具体措施,极大降低了中小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门槛,提升了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便利度。2023年,吉林省财政厅联合多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领域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通知》,从提高预留份额比例、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和强化监管责任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采用招标方式采购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应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吉林市将进一步深入落实省相关政策,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的落实效果。
  四、关于“进入资本市场,培育上市融资”的建议
  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为企业提供了广泛的融资渠道和资源配置平台。近年来,为了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并成功上市融资,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坚持高位统筹,强化机制建设。指导县(市)区、开发区成立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专班并实现专班机制地区“全覆盖”,形成市级主导、县(市)区和开发区联动的上市工作推进格局,为上市工作提供机制保障。在市县两级上市工作专班联合推动下,吉林碳谷、西点药业分别在北交所和深交所创业板首发上市,累计募集资金6.19亿元。正业生物按照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要求,已开展5次线上路演活动,与投资者初步达成投资认购意向。凌远科技已完成吉林证监局辅导备案,为全省在辅导唯一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吉林化纤、吉林碳谷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再融资20.6亿元,为新建碳纤维复材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二)强化服务提升,优化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利用市县两级上市工作推进机制,协调金融和行业管理等部门为正业生物、凌远科技出具相关证明,确保材料完整规范。组织吉林碳谷、西点药业分别申请省级1000万元上市专项奖励资金并已拨付到位。协调市建行、市农行、吉林银行以无还本续贷、信用类贷款等方式为添正生物、聚能股份等重点拟上市企业解决融资2.08亿元,减轻资金偿还压力,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三)加强分类指导,提高预培企业资源质量。坚持“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原则,建立重点企业资源库进行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推荐32户企业入选省级“腾飞类”培育库,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企业由5户增长到27户,比例由15.63%增长到84.38%。围绕“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上市意愿,开展专业化、定制化、常态化辅导培育,帮助企业建立内控机制,提高规范经营意识确保入库企业质量。
  五、关于“加强数字赋能,挖掘金融潜力”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们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围绕数字吉林建设总体要求,全市紧扣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一)稳步推进数字产业化。建成“吉林市联通枢纽云数据基地”等9个数据中心,“中国石油吉林数据中心”等完成绿色节能降碳改造。迈吉客次元文化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企业迅速崛起,389家数字企业入驻中国吉林数字经济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园区。推荐磐石建龙钢铁节能减碳富余煤气自备发电项目大数据应用平台等9个项目申报国家数字化转型、数据基础设施试点。“润石碳资产管理云平台”等5个项目列入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从41家上升到54家,增长31%。2024年谋划15个大数据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30.1亿元,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大力发展产业数字化。推进吉化转型升级等90项重点企业扩产扩能项目及华润雪花智能升级等50项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项目,建龙钢铁全流程数字生态体系等18个项目入选省级“智改数转”项目库。重点支持华微电子开发宽禁带半导体、车规级芯片,加快3亿只先进功率半导体封装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功率器件产业基地。推广“吉农码”与“吉农云”,15户农业物联网龙头企业、120家可视农业基地接入省智慧农业平台。打造全域智慧旅游,上线“冬季旅游攻略”小程序,激发智慧旅游新活力。
  (三)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吉林市抢抓机遇,成功申报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将最高获得1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这部分资金将重点支持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借此契机,也将对吉林市产融合作服务平台再升级,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促进中心,集成“诊断体检、看样学样、供需对接、要素保障、数字金融、培训实训”核心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