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198J/2024-08379
分  类: 政协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4年11月08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3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工信提字[2024]10号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8日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198J/2024-08379 分  类: 政协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4年11月08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3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工信提字[2024]10号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8日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3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吉市工信提字[2024]10号
 
  一、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跨越发展”的建议
  积极向国家部委争取碳纤维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王吉市长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提出“关于支持吉林市打造世界最大全球领先的碳纤维生产基地的建议”,建议编制中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国家碳纤维战略新兴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国产碳纤维应用开发,设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重大创新专项4项具体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对建议进行答复,印发实施《“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完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顶层设计。
  积极向上争取省级政策支持碳纤维产业发展。一是推荐企业申报2023年省级高质量发展专项,吉林碳谷年产15万吨原丝项目、吉林国兴碳纤维年产6000吨碳纤维项目分别获得资金支持187.71万元、157.14万元。二是推荐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吉林碳谷、吉林国兴碳纤维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三是推荐国兴氢能科技公司复合气瓶生产项目、吉林国兴复材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吉林国兴道生科技公司3.5万吨碳纤维助剂项目列入省级“智改数转”项目库。
  积极落实省《推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2.0版)》,我市碳纤维企业已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加快各类支撑平台建设等8项政策上获得支持。
  二、关于“完善人才招揽和培养方式,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一个意见、六个办法”,为碳纤维产业企业高层次人才开展分类评定,落实碳纤维产业企业高层次人才相关待遇。支持符合条件碳纤维产业企业开展职业技能人才评价,支持碳纤维产业企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对成长性较好的碳纤维产业企业创新创业项目、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市里将积极向省推荐,争取省扶持资金。
  全面鼓励支持校企合作。支持以吉林化纤、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建设国内首个碳纤维产教融合共同体,促进碳纤维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支持化纤集团与化工学院共建吉林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研究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将技术研发、创新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结合为一体,为碳纤维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支持化纤集团与长春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建立了集碳纤维创新、研发、检测、孵化与产业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孵化基地,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融合,促进重大成果转化。市委组织部人才处与市碳办定期召开碳纤维人才对接交流会,及时了解企业用才需求,帮助协调解决用才难题。
  三、关于“优化要素资源保障,推动产业聚集发展”的建议
  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加快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2.0版)》,积极协调省发改委、省能源局为化纤集团申请30万千瓦风电建设指标,今年4月获省发改委核准批复。为经开区碳纤维产业协调专项债12.9亿元,高性能纤维复合新材料产业园、国家碳纤维产业园分别获得专项债8.1亿元、4.8亿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为保障近、中期企业项目落地,经开区现已归集现有土地资源98.74公顷土地,已建成厂房面积30.19万平方米;规划3.03平方公里土地建设碳纤维“零碳”制品产业园,针对工业、民用、军工等不同应用场景,规划建设航天航空制品、体育休闲用品产业园、公共服务区等6大功能分区。目前正在进行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并已启动区域详细规划编制。
  四、关于“加大科技引领力度,推动产业领跑发展”的建议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至今,吉林化纤集团共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11项,扶持资金共2770万元。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2个,扶持资金140万元;省科技专项11项,扶持资金2530万元。市级科技项目2个,扶持资金100万元。2023年,吉林化纤承担的“推动T800碳纤维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6个科技项目年度任务目标全部完成,建成和改造升级多条碳纤维原丝、碳丝及拉挤板生产线,优化原丝、碳化工艺,课题组各参与单位申请专利5个,开发出碳纤维风电拉挤板、碳纤维缠绕气瓶、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光伏保温材料等新产品,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一是依托吉林国兴碳纤维公司成立了吉林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二是支持化纤集团牵头联合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34家大学及科研院所组建吉林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单位,三是由吉林化工学院牵头成立吉林市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科技创新中心。截止目前,碳纤维创新平台共有3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创新联合体1个,市级科技创新中心1个,实现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全流程的碳纤维科技转化平台。下步将全力支持吉林化纤集团申报设立“国家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创新中心”,组织召开“中国碳谷”碳纤维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宣传推介我市碳纤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