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198J/2018-11827
分  类: 政协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18年05月28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60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工信字〔2018〕3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5月28日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198J/2018-11827 分  类: 政协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18年05月28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60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工信字〔2018〕3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5月28日
                                                                                                                                                                                                                                                                           B 

 同意公开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60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市工信字〔20183  

***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答复如下:

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观念上求创新的建议。我们目前正在建设新型政商关系制度体系。一是建立政府联系民营企业制度。选择百户重点企业作为省、市政府联系帮扶对象,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总则,其他政府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成立吉林市政府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信局作为小组办公室,配合市政府领导协调联系。二是引领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民营企业在项目建设、合资合作、企业改制、对外投资等重大决策上提供法律援助。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定期开展企业家大讲堂活动,重点培训现代企业制度、精益管理、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法制素养。组织开展年度“领军企业家”评选活动,营造诚信、守法的经营氛围。

关于进一步加强引导,在支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求突破的建议。我们制定出台了《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吉市政发【20181号);《吉林市市政府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方案》(吉市政发【201710号)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关于优化环境,在服务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上求拓展的建议。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全部贯彻落实到位,非行政许可实现零审批,有效减少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先后编制公布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以及各项收费清单等11个清单,深入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有效防止了权力任性。2015以来累计为企业减负达2.05亿元,企业负担明显减轻。全面启动“多证合一”和“先照后证”改革,市场主体登记办理时间压缩85%以上,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年均增长达30%,是改革前2.4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稳步推进,市直30个行政执法部门形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15项,列入“检查人员名录库”1634人,累计抽查市场主体6000余户,市场检查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

关于进一步加快培植龙头企业,在促进产业集聚上求提高的建议。重点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扶持神华集团、康乃尔集团、华微电子等2-350亿级以上民营企业及集团;培育扶持吉尔吉药业、星云化工、北沙制药、万丰奥威等20户十亿级民营企业及集团;培育百户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市级“专精特新”民营企业;通过政策支持和精准帮扶推进民营企业入规升级,目前全市晋升“四上”企业18户。

关于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在统筹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求实效的建议。我市已经成立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市所有县市区、开发区和各相关部门共58个成员单位组成。拟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企业家交流服务平台,市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与企业家朋友座谈交流,解读政策,沟通情况。解决“不敢接触”、“不会接触”的问题。同时,促进企业家之间互相交流、沟通信息、取长补短。

关于进一步强化员工培训,在增强民营企业经营者素质上求提高的建议。促进企业素质提升是我市民营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通过企业家大讲堂、组织企业家参加北京大学EMBA、清华大学总裁班、吉林大学EMBA学习,提高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提升企业管理整体水平。充分利用国家、省有关人才培训政策、专项资金,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形式多样的民营企业专业人才技能培训,促进企业管理、技术团队素质提高,实现民营企业整体素质提升。通过推进“民营企业素质提升工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企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分批次培训,开展各种人才培训50余场次,为企业培训万人次以上。在全市26户企业当中开展了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旨在提升企业家和相关人员的素质,推进企业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于进一步建立多渠道融资平台,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上求突破的建议。为破解融资难题:一是建立银企保对接长效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银企保对接;二是设立种子基金,通过银行的放大作用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缺少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誉贷款;三是建立助保金池,政府出资作为保证金,经省建行批准,供应商协会、化肥农药协会、汽车零部件协会、化工协会都可以申请助保金池的贷款,同时助保金池业务正在争取省政府专项支持,并向县(市)辐射。四是加强担保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担保公司的数量和担保能力。制定了扶持政策,对担保公司每增加1亿元担保额奖励10万元,并积极为担保公司争取政策扶持;五是积极推进产权融资,出台《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实施意见》,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股权融资,近年来有金洪汽车、森东电力、正业生物等一批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关于进一步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在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上求突破的建议。一是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71号)的文件。二是正在对民营企业负担情况、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市软办牵头正在逐步规范涉企的各种检查、执法以及收费情况。三是落实国家出台的提高小微企业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起征点,减免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扶持政策,相关部门与执收单位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对小微企业减免的1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落实到位。通过争取直购电试点、对企业电力增量补贴等措施减少企业用电成本。四是争取省市专项政策支持。

关于进一步培育中介组织,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起到带动作用的建议。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促进和发展商()会等组织,更好地发挥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一是建立企业服务指导中心。依托行业商(协)会探索建立企业服务指导中心,为企业提供投资引导、为群众提供创业指导服务,接待企业投诉举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人才等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行业商(协)会孵化机制。加大培育孵化力度,建立经济类行业商(协)会孵化基地,对筹备期的行业商(协)会进行培育孵化,提高行业商(协)会数量和质量。三是放宽准入条件,简化登记审批手续。允许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标准设立行业商协会,允许按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方式和服务类型设立行业商协会,鼓励“一业多会”。四是指导和组织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和承办政府组织的大型经贸交流活动,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五是指导和规范行业商会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组织商会、协会管理者走出去开拓视野,请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商会、协会管理者服务水平,更好地引领商会、协会力量开展法律维权、新产品开发、企业转型升级、共同开拓市场、防御市场风险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全市经济稳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进一步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在企业和政府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的建议。我们目前正在建立市政府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及企业“建言直通车”平台,市政府领导、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民营企业家定期开展交流互动,定期分析和解决政商沟通中的重要问题,及时高效地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保障,最大限度激发民营企业家精神,爱护民营企业家资源,重视民营企业家作用。讲好“吉商故事”、宣扬“最美创业人物”,在全社会营造亲商、重商的良好氛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我们深信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协关心指导下,在全市民营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全市民营经济将有一个崭新发展的新阶段。

最后,再次对您的良好建议表示感谢,希望您一如既往的关心民营经济,支持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8516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甘志坤  62049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