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200013513198J/2018-11819 |
分 类: | 政协提案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18年08月10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657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18年08月10日 |
索 引 号: | 11220200013513198J/2018-11819 | 分 类: | 政协提案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18年08月10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657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18年08月10日 |
( 同意公开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657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
贵单位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我市民营企业“小升规”的建议》(第657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就贵单位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入规升级工作,已将中小工业企业入规升级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目标责任制,并责令市工信局牵头抓好落实。
市工信局对民营中小企业“入规升级”工作进行了精心组织和有效推进,制定了《吉林市培育工业企业“入规升级”实施方案》,通过建立重点拟升规企业培育库,实行月调度机制,对进入规上的工业企业每户奖励10万元等工作措施,全力推进中小企业升级晋档。
一、关于“加大政策引导和宣传力度”的建议。
一是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正筹备把国家、省、市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汇编成册,通过县(市)区、市直各相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向民营企业进行宣传宣讲,并号召全市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二是在全市民营经济调研月活动中积极宣传国家、省、市政策条例,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450册、《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400册,将政策措施精髓、关键点宣传贯彻到基层和企业,并借助新媒体把国家、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宣传到每一个工作群。三是我们正在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功能,整合各部门资源,为广大民营企业及时准确提供系统、详实的政策依据。
二、关于“完善平台服务功能”的建议。
一是建立完善融资平台。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试点城市建设,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仅2018年为融资性担保机构争取扶持资金800余万元,鼓励融资担保公司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下调担保费率,着力降低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重点培育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目前,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平均放大倍数已达到3.7倍,年平均担保费率已下降到2%以下,为中小企业担保在保资金已到达105.43亿元;深化推进“种子基金”、“助保金池”融资业务,重点向拟入规中小企业倾斜,向“6411”产业体系倾斜,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合作,努力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目前,两项基金累计为中小企业融资近10亿元;建立吉林市产融合作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接入100户以上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信息,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融资需求网上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灵活多样的政银企保对接活动。今年以来开展15次政银企保对接活动,参会企业179户,融资项目61个,企业实现融资金额3.8亿元。二是建立完善人才交流培养平台。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要,积极服务企业引进的国内外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团队,推动建立企业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市人才办出台《江城人才“双创”团队评审资助办法》、《吉林市人才助力民营企业发展18条》两个政策性文件,在民营企业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人才评价、激励政策等方面细化支持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引进行业领军专家、紧缺高层次人才,支持职称评定、资金奖励、人才荣誉等向民营企业倾斜,全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三是建立完善产学研平台。实施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建立完善以市场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扩大与高校的合作,围绕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秸秆生物利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搭建高院校所与企业合作平台,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同时,抓好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梯队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市已有国家级技术中心 5个,省级54个,市级 53个,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三、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建议。
一是建立政府联系民营企业制度。2018年按照我市“6411”产业发展体系,结合“5、6、40”培育计划,我市制定完善了《吉林市市政府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方案》,调整了神华集团、康乃尔集团等114户重点企业为市级领导联系对象。明确了市、县两级政府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建立了政府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市政府领导按行业分别联系包保重点企业,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其他政府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吉林市政府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带动县(市)区、开发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工作,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降成本、办事难等突出问题。二是建立工作常态化、持久化机制。建立联系重点企业月调度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对联系企业进行调度,对企业在经济运行、项目建设、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共性问题进行梳理,提请市政府召开专门协调会进行研究解决;建立市政府领导至少每季度深入企业一次的帮扶制度,解决联系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促进重点民营企业、民营大项目平稳发展。三是强化法治保障,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名誉权、经营权、企业字号、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人身权和财产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经济纠纷调解、仲裁、复议、诉讼协调解决机制,及时有效化解民营企业各类纠纷;严格规范各种涉企执法检查,约束自由裁量权,对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损害民营企业利益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关于“扩大民间资本准入”的建议。
近几年来,扩大民间资本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一直是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着力点。一是坚持“非禁即入”,放开市场准入领域,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资产收购等方式直接投资,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与企业改制重组、股权认购等进入投资领域。二是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公平竞争,积极引导企业使用投资项目网上审批平台,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库,引导民营企业平等参与项目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提升民间资本在PPP项目中的份额;将民营企业大项目通过市政府网站等媒介平台及时公布公开,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三是简化投资项目报建手续,建立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等投资项目管理新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开项目信息,确保各类投资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五、关于“强化政治地位提升”的建议。
多年来,我们为鼓励优秀民营企业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家参政议政、提升企业家政治地位,积极探索工作措施方法。一是我们积极将优秀的、典型的、社会贡献率大的民营企业家,推荐给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推选优秀企业家担任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二是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至少每半年举行一次市级领导和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对政府重大经济政策措施制定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2018年市《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我们先后邀请130多位民营企业家,召开座谈会13次,并向20多位民营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权利。同时,发挥工商联在政商关系中的纽带作用,建立“建言”直通车平台,畅通民营企业向政府建言献策绿色通道,建立民营企业家交流服务平台,市政府领导、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民营企业家定期开展交流互动,定期分析和解决政商沟通中的重要问题。三是培养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弘扬企业家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以及追求卓越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为企业家提供高效、务实的服务,最大限度激发民营企业家精神,爱护民营企业家资源,重视民营企业家作用。讲好“吉商故事”、宣扬“最美创业人物”,在全社会营造亲商、重商的良好氛围。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和关注,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8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