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200MB1804780Q/2022-04492 |
分 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06月13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58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吉市市监字〔2022〕17号 |
发布日期: | 2022年08月26日 |
索 引 号: | 11220200MB1804780Q/2022-04492 | 分 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06月13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58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吉市市监字〔2022〕17号 | 发布日期: | 2022年08月26日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58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吕吉权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585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始终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年度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和落实。作为食品领域新业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模式,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规范网络订餐平台经营秩序,提升网络订餐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一、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适用
2016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继出台《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规章,为加强和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但从执法实践看,因网络第三方平台注册地均不在本市,在我市从事网络订餐业务的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根据管辖权的规定,非注册地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络第三方平台经营者无管理权限。因此,综合以上因素,我市尚不具备出台地方性法规的条件。
二、强化网络订餐平台入网审查管理
近几年,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建立网络订餐平台定期约谈机制,定期组织美团、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进行行政约谈,督促网络平台履行入网审查义务,严格审查标准,加强对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经营资质和加工条件的审查与管理,确保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在具体实践上,市场监管部门督促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及代理商严格入网资质审核,入网商户必须拥有实体门店,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在网站页面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信息,规范入网经营行为。为加强网络餐饮商户食品安全管理,2019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采取“指导规范与整治处罚并举,规范为主,处罚为辅”的治理模式,通过行政约谈、平台自查、线下告知、线下查处等方式,督促网络订餐平台严格履行入网审查责任,对1350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入网商户采取了强制下线处理措施,营造了良好的网络餐饮消费环境,促进“互联网+餐饮”的健康发展。
三、组织开展网络订餐整治与规范专项行动
2018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每年都部署开展网络订餐整治与规范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清理整治。结合节假日、夏秋季等特殊时段,对网络平台上订餐量大的“网红餐厅”实施重点检查。加大网络食品抽检力度,每年将网络餐饮食品纳入重点抽检计划,并及时公布抽检结果。2019年机构改革成立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后,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网络订餐规范与整治专项行动,通过线上排查和线下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查网络订餐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违法违规行为,通过采取暂停服务、退网、取缔等行政措施,整治网络订餐无证入网、证址不符、加工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保障全市网络订餐经营秩序。2019年,共监督检查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5525户,对1154户实施停止网络交易服务措施,强制下线处理94户,取缔无证经营32家,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件,罚没10.159万元。2021年,共监督检查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4513户家、网红餐厅92家,对56家违规入网商户予以下线处理,立案查处网络经营违法行为5件,罚没款16.3万元。
四、强化网络订餐配送环节监管
规范网络订餐配送行为,强化外卖配送过程安全管理。公安交管支队每年组织车宣民警走进外卖企业,为外卖人员讲解交通法,增强外卖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规范外卖人员的交通行为。针对外卖管理人员,要求其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管理,时刻督促。公安交管部门也会通过网络阵地,定期宣传相关信息,加强外卖体系建设。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组织对外卖配送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强化外卖人员健康管理、餐箱消毒等管理措施,逐步推广食品安全封签的应用,保障配送过程食品安全。监督指导配送站点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措施。2021年,市场监管部门对美团、饿了么两个平台的9家网络食品配送商、2600余名配送人员进行了备案管理,对全市45个配站点进行了专项检查,督促和指导网络配送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规范配送容器的清洗消毒,确保网络订餐配送环节食品安全。
五、探索推进“互联网+”监管新模式
网络餐饮作为当前全新的食品经营业态,给传统监管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方式,不断加大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一是与网络平台合作,通过平台大数据筛查与线下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精准监管;二是组织开展“餐饮安全你我同查”直播活动,针对“网红餐厅”、“热门餐厅”开展现场执法直播活动,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与消费者互动,实现餐饮安全社会监督和社会共治。2021年,共组织开展“餐饮安全你我同查”直播活动4期,网络浏览量达到11.2万人次;三是依托传统餐饮“明厨亮灶”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探索实施“互联网+视频厨房”监管。2018年,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饿了么签订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推进网络餐饮“视频厨房”试点,打造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餐饮加工“阳光化操作”,共试点建立网络餐饮“视频厨房”40户。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持续加大网络订餐经营的监管力度,严格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的入网管理,严厉打击无证入网、证址不符和超范围经营等食品安全问题,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网络订餐消费环境。
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