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MBOR886172/2022-13129
分  类: 委员提案;公共文化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其他
发文机关: 市文广旅局
成文日期: 2022年10月13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80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文广旅发〔2022〕131号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6日
索  引 号: 11220200MBOR886172/2022-13129 分  类: 委员提案;公共文化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其他
发文机关: 市文广旅局 成文日期: 2022年10月13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80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文广旅发〔2022〕131号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6日
王光辉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保护、利用乌拉街弓通非遗项目打造乡村旅游的建议(第806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道路安全问题”的答复

目前弓通村道路改造计划已纳入龙潭区农村公路2023年整体改造计划中,现已完成前期全部手续,正在制订招标控制价格及工程量清单,乌拉街北部现有2个行政村,使用主要道路为1条,本次改造道路全长7.457公里,总投资10,108,866元。因道路两侧为基本农田,经与镇政府及村委会沟通后无法征占,因此本次改造采用原路线进行施工,不能扩宽。

关于您在补充说明中反映的弓通村境内国道2公里,省道1.6 公里”,龙潭区通过交通运输部路网数据库进行核验,弓通村中无国、省干线,均为农村道路。

二、关于“通公交车”的答复

按照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吉林省道路客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吉政办发〔2021〕23号),市交通局正在积极推进客运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的步伐,目前已完成吉林至口前、吉林至磐石、吉林至长春3条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为群众出行提供了舒适、便捷、安全的服务。下一步,市交通局将推进吉林至乌拉街的公交化改造,可在雾凇岛、乌拉街古城、弓通等地合理设置站点。

三、关于“加大现有非遗宣传力度”的答复

龙潭区乌拉街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多年来,市文广旅局高度重视乌拉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工作,先后组织市非遗保护中心、龙潭区文化馆两家项目保护单位,借助各类媒体、依托系统内对外窗口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展示活动,为推动该地区非遗项目传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2016年,在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北线(吉林)拍摄活动中,经市文广旅局多方协调,央视导演组最终把活动主会场设立在乌拉街雾凇岛,同时推荐满族剪纸、满族秧歌、满族家族祭祀、满族火锅等非遗项目在弓通村拍摄补充镜头,通过国家级媒体开展宣传推介,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积极响应,收到了理想的宣传实效。

2017年至今,市文广旅局在市电视台设立专门的文旅宣传栏目——文化江城。期间,集中报道了满族秧歌、陈汉军单鼓舞、满族珍珠球、满族火锅等非遗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普及,调动了广大江城市民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

此外,作为部分项目保护单位的市非遗中心和龙潭区文化馆,利用本单位微官网和网站平台,制作了满族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图片和文字简介,常年开展线上推介工作,切实履行保护单位职责,为推动乌拉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普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020年以来,市文广旅局组织制作了“非遗传承·健康生活”吉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片和“守望·传承”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分别录制了乌拉街满族秧歌、满族旗袍、满族鹰猎习俗、满族剪纸、满族火锅等非遗项目,并在吉林市电视台、全省文广旅系统自媒体、全省网络媒体和手机客户端合作宣传,在提高乌拉街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质量的基础上,增强了乌拉街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省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下一步,市文广旅局会将您提出的建议报送我市新闻媒体主管部门,并组织项目传承人积极配合各类媒体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形成宣传合力。

四、关于“打造特色贡米品牌”的答复

市商务局将利用电子商务助力农产品品牌发展,重点推介“乌拉小米”,对接知名主播开展直播合作。利用春节、“6.18”、“双十一”等节日契机,组织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本地品牌做大做强,提高乌拉小米的知名度。

五、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非遗展馆建设”的答复

依据《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动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据需要设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等基础设施,或者利用现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综合文化站(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集中开展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展示和展演等活动”,目前政策是支持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申请设立省、市级非遗传承基地或传习所。龙潭区政府已将弓通村列为全区乡村旅游八个重点村之一,编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龙潭区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弓通村非遗展馆等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乡村振兴、少数民族特色村、非遗保护传承等项目资金支持,加快弓通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