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华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满族文化旅游园区的建议》(第612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造满族技艺街和满族餐饮街”的建议
市满族博物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百川居宅旧址,是我市宣传和推介吉林满族文化的一张名片。自成立以来,满族博物馆就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打造满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如:“行走的博物馆”进校园、文化惠民送展下基层、“博物馆亲子+”儿童活动、非遗体验项目、满族过大年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与吉林多所高校实现“馆校共建”,建立“大学生教育实习基地”,提供必要的学习实践场所,赢得了国家、省、市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先后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在传播传承满族文化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019年文广旅局组建以来,局党组、满族博物馆领导班子,积极深化推进满族特色文旅融合工作,形成了以满族博物馆为中心,辐射周边,拥有一定数量的非遗保护传承项目。现共计70项,其中有关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21项,包括: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满族毛毡擀制技艺、满族柳编传统技艺、满族传统刺绣工艺、满族荷包(旗袍佩饰)、满族十八镶滚传统制作工艺、乌拉满族赫舍里氏刻纸与剪纸、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满族酸菜腌制技艺、乌拉满族凤吉园贾家锅子制作技艺、富察氏满族火锅制作技艺、满族粘食传统制作技艺等项目。
关于“以满族博物馆为中心,辐射其周边仿古房区域,打造集文化、旅游、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满族文化旅游园区”的提议,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我市对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市文广旅局、市满族博物馆只具备满族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和展示传播等职能,对于统筹周边临街仿古门市房等开展满族文化活动,需要市一级加强统筹,相关部门协调安排。如该提议得到统筹落实,我们将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挖掘、开展好各项满族文化活动,打造吉林市满族文化文旅活动品牌,以扩大我市的对外影响力。
二、关于“打造满族娱乐园”的建议
市满族博物馆现拥有满族传统舞蹈、满族秧歌以及满族趣味的体育竞技活动资源,如:跑马城、老鹰抓小鸡、珍珠球、抽冰猴、冰禧等,这些宝贵的满族文化遗存,受馆内空间限制,不能一一面向游客展示。若能将活动范围延伸至人民广场和荷花仙子湖,不仅能扩大满族文化活动展示空间,还能丰富和补充满族文化展示活动,增加展示传播频率,能够提高满族文化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此,我们将根据您的提案,与市领导、市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拓展满族博物馆文化资源,扩大展示空间、范围和频率,积极推动“打造满族娱乐园”项目落实。
三、关于“打造满族民俗文化活动节”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长期坚持以满族民俗文化为主体,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春节期间,连续8年举办“吉林满族过大年”活动,包含多项满族习俗和各级非遗保护传承项目,是集满族文化、节日娱乐和非物遗保护项目为一体的文化品牌,直接参与的游人累计已达6万余人次,深得江城百姓和来吉游客的青睐。
北山在春节和庙会期间,逛庙会近万人,持续时间长,市满族博物馆与北山毗邻,我们会积极协调整合,做到文化资源共享共融,早日打造实现“打造满族民俗文化活动节”。我们还将积极配合谋划景区景点文创街建设,积极推广我市地方特色、满族特色非遗项目,像吉林面人胡、华氏布贴画、吉林辛氏糖画、东北陶艺不倒翁、路氏木雕等传统技艺类项目。
综上,我们将认真接受您的提案,积极研究,加强协调,认真落实,以满族博物馆为中心,以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将独立分散的“两街一园一节”三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文化旅游景点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吉林市满族文化、城市文化,让大众了解和认知吉林的文化底蕴,展示我们的厚重与魅力,大力推动我市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