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200MBOR886172/2022-03953 |
分 类: | 委员提案;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 ; 其他 |
发文机关: | 文广旅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08月04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69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吉市文广旅发〔2022〕99号 |
发布日期: | 2022年08月12日 |
索 引 号: | 11220200MBOR886172/2022-03953 | 分 类: | 委员提案;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 ; 其他 |
发文机关: | 文广旅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08月04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69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吉市文广旅发〔2022〕99号 | 发布日期: | 2022年08月12日 |
吕莹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第691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吉林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农兴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着力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做优做强美丽江城全域旅游“田园板块”,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不断完善乡村旅游顶层设计
为全面掌握全市乡村旅游资源,统筹乡村旅游发展要素,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启动了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及《吉林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有机衔接了国土空间规划、文旅十四五规划等纲领性规划,同时紧密对接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促进了城乡规划一体、设施一体、服务一体,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美乡村风貌、留田园乡愁,助力城乡一体化建设。指导各县(市)区、重点文旅企业开展了红叶节、乌拉满族过大年、年猪文化旅游节、温泉节、帐篷节、登山节等不同特色的节事活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及打造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文化内涵、不同产品类型的节事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大力提升乡村旅游规划引领作用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实省、市乡村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动我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我市起草了《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紧密对接“一组、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明确地提出了“一圈、五线、两区”全市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精准的指出打造“环城、沿路、依江、邻景”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全市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一圈,即充分利用城市都市圈、城乡结合部近城优势和巨大客源市场优势,大力发展田园观光、温泉康养、农耕体验、文化休闲、研学旅游等业态,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五带,即打造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即长吉一体化乡村振兴示范带、吉舒乡村振兴示范带、吉蛟乡村振兴示范带、吉桦乡村振兴示范带、吉磐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全市乡村旅游全域发展格局。两区,即重点打造长吉融合片区、泛松花湖旅游区(涵盖丰满区、蛟河市、桦甸市),充分利用丰满区、蛟河市、桦甸市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重点乡村旅游精品项目,辐射带动永吉县乡村旅游发展,把两区建设成为长吉乡村旅游集聚区。
三、着重实施文化赋能打造特色乡村产品
近年来,吉林市特色游、乡村旅游项目蓬勃发展,特点突出,规模逐渐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温泉产业、酒庄花卉、果蔬采摘、野外拓展、冰雪旅游、雾凇观赏、民族民俗、养生养老、地方美食、水上漂流等10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名片已初步形成。同时,我市注重文化赋能,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及服务“三农”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实施文化民生实事项目,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组织市歌舞团、市话剧团、市戏曲剧团等国有专业艺术院团,重点结合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旅游景区开展送演出下基层活动,将各类精品文艺节目送到基层、送进乡村旅游点,每年都深入基层演出歌舞、戏曲、儿童剧等艺术节目近百场,2021年市直文艺院团演出78场,全地区演出252场。体现了我市乡村旅游文化特色、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及乡村旅游文化生活,特别是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四、持续加强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
为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加强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我市打造了智慧旅游平台,起草《吉林市旅游与新电商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推出“一部手机游吉林市”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利用智慧手段,收录全市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酒店、餐饮、旅游线路等信息数据,围绕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营销、智慧旅游管理、游客服务四大功能,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综合服务。持续开展乡村旅游厕所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增强居民和游客的体验感、和幸福感。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建设乡村旅游厕所256座,其中,新建乡村旅游厕所194座,改建乡村旅游厕所62座。总建设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实际投资六千余万元。部分乡村旅游厕所设置了第三卫生间及无障碍厕位等便民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依托吉林市、永吉县、舒兰市、磐石市、蛟河市等公路客运站建设城市旅游集散中心5个,支持相关单位在火车站东出口、文庙博物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2个,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服务。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影响
我市全面梳理了温泉、冰雪、雾凇、采摘、酒庄、花卉、民俗等特色资源,编制特色乡村旅游线路20条,印制旅游指南、宣传彩页等吉林市乡村旅游宣传资料3种,借助各类旅交会、冬博会等宣传推广平台,积极宣传我市乡村旅游产品。借助雾凇冰雪节影响力,提升乡村旅游节效益。自1991年举办首届雾凇冰雪节,迄今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已连续举办了27届,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冰雪旅游节庆活动之一。近年来,我市举办雾凇冰雪节过程中,十分重视展示吉林市乡村冰雪旅游资源,比如:举办的“韩屯现象研讨会”、松花湖冬捕、“东北年味·玩转冰雪”、冰雪温泉节、丰满首届吉林冰雪音乐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推出雾凇观赏、滑雪度假、温泉康养、民俗体验等精品冰雪旅游线路以及开板嘉年华、冰雕雪雕园、雪地电音节等旅游产品,受到广大游客喜爱,吉林市的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未来,将进一步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挖掘潜力,深度开发,注重差异化发展,依托舒兰二合雪乡、雾凇岛、富饶农场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适时举办“乌拉满族过大年”“年猪文化旅游节”等乡村旅游节事活动,不断提升我市乡村旅游品质。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2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