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MBOR886172/2021-10186
分  类: 委员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市文广旅局
成文日期: 2021年07月29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69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9日
索  引 号: 11220200MBOR886172/2021-10186 分  类: 委员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市文广旅局 成文日期: 2021年07月29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69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9日

刘寒光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突出特色 全力推进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第691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突出资源特色,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牌意识

我市立足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品牌的带动作用,强化对乡村旅游服务带动功能,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积极开展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星级民宿等评定工作。本着成熟一批、推荐一批、评定一批的原则,依托我市民俗、冰雪、生态等资源优势,围绕韩屯雾凇岛、二合雪乡、全珠花海、北国之春、枫雪部落、森林慢谷等乡村旅游产品,积极打造我市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已有龙潭区乌拉街镇韩屯村、舒兰市上营镇马鞍岭村等5个村被评定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龙潭区金珠镇农林村、蛟河市庆岭镇庆岭村等10个村被评定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市共有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6家。我市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已显现,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客群,展现了东北民俗文化,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二、多渠道并举,持续做好我市乡村旅游宣传工作

(一)全面整合营销资源

编制《十四五旅游营销方案》,明确宣传营销目标,持续打响雾凇之都,滑雪天堂清爽吉林市22℃松花江之夏旅游品牌,突出打造以冰雪、雾凇休闲度假研学主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打造有文化冲击和视觉冲击的旅游网红产品,做足以雾凇冰雪、自然山水、休闲养生、历史文化为核心的资源营销,使我市旅游品牌得到广泛认知。

(二)创新营销方法手段

一方面,加强传统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户外立柱广告、LED广告等,进行城市整体形象宣传;另一方面,重视新媒体的宣传,广泛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微营销活动,提高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的粉丝量;重视同大型旅游线上应用平台联系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宣传推介旅游产品,拉动线上旅游消费;加强旅游产业智慧升级改造,利用大数据分析我市游客构成、消费习惯、停留时间等因素,瞄准目标市场、目标人群开展精准营销;利用好北京冬博会平台、各层次旅展,通过召开专场推介会等形式,开展旅游宣传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的份额。

(三)多方联动加大营销力度

强化旅游一把手工程意识,构建市、区、县、企业四位一体的营销体系,有效整合旅游宣传力量,上下联动,捆绑资源,协调一致,整体合力发出吉林市声音,展现吉林市魅力,唱响吉林市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来吉旅游休闲。

三、开展专业培训指导,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我市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工作机制,成立了吉林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围绕信息服务、创业辅导、市场推介、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等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我市组织乡村旅游企业积极参加省厅举办冰雪旅游导游员(讲解员)培训乡村旅游人才暨森林康养旅游项目操盘手培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培训和系列活动,全市80%以上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业主和从业人员接受过了相关培训。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对现代农业科技园、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民俗村及连片的农家乐等实行标准化管理,形成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机制,鼓励企业进档升级,指导乡村旅游企业强化行业管理,发挥自律作用。

四、加大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建议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特色,差异发展的原则,我市启动《吉林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保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科学有序进行。善乡村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把发展乡村旅游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整体布局,推进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乡村休闲转型发展。

近年来,我市立足行业实际,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道路运输服务水平为出发点,通过采取打通关键交通节点、开通旅游客运专线、实施绕城高速免费通行等一系列新举措助力交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冰雪旅游、温泉旅游、农业旅游和红叶旅游等多业态旅游项目互动共融,促进了全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