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关于在我市乡村旅游中推进发展自驾游的建议》(第688号提案),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国内自驾游迅速的发展,其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亮点和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在我市,节假日选择自驾乡村游、周边游的市民也日渐增多,自2019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广“自游江城”四季自驾品牌,大力地推动了我市乡村自驾游的发展。基于我市独特而富集的乡村游资源,为吸引全国游客到我市美丽乡村自驾出游,我们计划从两大方面在乡村旅游中推进发展自驾游:
一、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市立足于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族民俗、雾凇冰雪等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呈现出蓬勃旺盛的发展态势,一大批以温泉养生、绿色生态、民族民俗、雾凇冰雪、旅居康养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吉林市乡村旅游总体概况:全市共有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6家,其中5A级7家、4A级17家、3A级18家。我市丰满区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舒兰市上营镇马鞍岭村(二合雪乡)、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韩屯村进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丰满区江南乡孟家村、蛟河市漂河镇富江村、永吉县北大湖镇草庙子村3个村被列入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孟家村、蛟河市漂河镇富江村、永吉县北大湖镇草庙子村、舒兰市小城镇四合村、吉林市龙潭区金珠镇农林村、桦甸市桦郊乡晓光村、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曾通村、蛟河市庆岭镇庆岭村、吉林市丰满区小白山乡青山村、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镇小绥河村等10个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今后,我们要聚焦长吉结合片区和松花江沿线,着力提升我市乡村旅游整体水平。
一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A级乡村旅游精品点全部完成“厕所革命”,供电、供水、下水、通信、消防、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网络预约、预订、结算。
二是服务品质进一步跃升。“十四五”期间,培育5个县域乡村旅游集聚区;打造不少于乡村旅游20个精品村(在现有已成型精品村的基础上,各县市区至少再打造2个精品村)、打造不少于30家精品旅游民宿、10个精品节庆活动、30条精品线路、20家“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20家大型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形成100个乡村旅游精品点;培养1千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创意设计、专业技能、文化传承、市场营销等人才。
三是社会贡献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末,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2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乡村旅游带动就业人员突破50万,全市10个县(市)区、乡镇、村旅游综合收入相当于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乡村旅游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和安全保障
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近年来,我市立足行业实际,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道路运输服务水平”为出发点,通过采取打通关键交通节点、开通旅游客运专线、实施绕城高速免费通行等一系列新举措助力“交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美在公路、美在服务”的全新体验。
以路为线,全面构建内通外联公路网络
吉荒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舒兰市不通高速的历史。长吉高速机场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对外地游客来吉起到直接拉动作用。长吉南线一期工程吉林至中新食品区段将于11月正式通车,改善通往温泉带景区道路通行条件。投资4.5亿元建设通往松花湖、雾凇岛等重点景区农村公路项目20个,建设里程300公里。启动了巴虎至万科松花湖、腰屯至青山度假区旅游公路项目。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冰雪旅游、温泉旅游、农业旅游和红叶旅游等多业态旅游项目互动共融,促进了全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以路为载,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
2016年以来,全市新开调整公交线路32条,上线运营纯电动公交车300台。连续4年开展旅游主题文化公交车厢活动,展示城市旅游业风采。率先在全省实施绕城高速免费通行政策,带动市民短途旅游热情。率先在全省实现公交车免费“WIFI”覆盖和无现金支付功能,提升游客出行体验。开通神农温泉、万科滑雪场两条旅游专线、松花湖定制公交线路和永吉城际公交线路。11月初还将正式开通龙嘉机场-市区-北大湖冰雪旅游客运专线。结合松花江四季畅流的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水游项目,全力打造的水上巴士项目即将通航试运营。
(三)以路为引,大力改善旅游交通出行体验
近年来,打造干线公路生态美化长廊270公里,绿美化4366公里。在公路沿线新增和规范旅游标志145块。为提升沿线自驾游路况水平,实施了吉丰东线、迎宾大路等重点路段大中修工程。新建烟筒山等6处服务区和7处停车场。全面开放普通公路治超站、收费站公共卫生间、设立便民服务台。加强冰雪旅游期间道路清冰除雪,确保游客出行安全。加大对通景区道路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今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路运输服务水平,逐步推进自驾游在交通安全上畅通出行。
一是统筹旅游发展需求,科学构建综合交通网络。结合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延长高速公路、白旗松花江大桥等重点项目,打造与长春、延吉、长白山和黑龙江新的旅游交通网络。
二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旅游公路建设。围绕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在“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60亿元改造农村公路6035公里,建立旅游与交通资源互惠互利的机制,努力突破两个行业发展共同面临的资金瓶颈。
三是提升交通服务品质,做好全域旅游基础保障。加快建立交通枢纽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加快“BRT”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大力发展联程运输、联程托运等配套服务,打造多样化旅游出行服务体系,完善在建项目旅游交通标识牌,拓展交通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
通过对全市乡村旅游“点”的打造,逐步推进自驾游在交通安全畅通出行“线”的建设,全力完善自驾游在全市乡村旅游“面”的塑造,最终,在乡村旅游中推进发展自驾游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