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昉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入挖掘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第514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船厂文化,建议设置船厂、水师营景点方面
目前,吉林市已建有水师营博物馆和明清造船厂遗址博物馆两座以船厂文化为背景的博物馆。
吉林水师营博物馆,位于船营区德胜路206号,展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结构共分两层六个部分,分别是明清吉林水师营的兴起、安珠瑚吉林船厂与建城、康熙东巡检阅水师营、吉林水师营与雅克萨之战、乾隆东巡吉林、吉林水师营结束历史使命六个专题展区。馆内陈列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极具时代感、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吉林水师营的兴衰历史为主线,通过图片、景观复原、雕塑、声光电等手段立体直观地展示明清吉林水师营的历史,以及清圣祖康熙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东巡检阅吉林水师营的壮观场面,是一处融教育、博览、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博物馆。
吉林明清造船厂遗址博物馆,位于丰满区江南乡阿什村(吉丰公路15公里处),2019年以来,吉林市明清造船厂遗址博物馆室内展厅进行了展览提升,展厅内重新布置了吉林明清船厂历史陈列展览。陈列展览分为明代船厂、清代船厂、船厂与吉林城三个部分,展览详实介绍了明代东北地区的设治、刘清领军造船的经历、明代吉林船厂所造船只的规制、吉林船厂为经营东北亚丝绸之路及传播中华文明所做出的贡献、清代吉林设治、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城、吉林城的修建、雅克萨之战吉林船厂的作用等内容,并展示了大量古地图、配备了造船场景沙盘、明清两代文物等辅助展览内容,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盛宴,展览提升后已经于2021年5月1日对外开放。
目前两处博物馆的体量比较有限,筹建一处综合性、体量大的船厂博物馆是非常好的建议,但在选址和资金上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温德河口区域是已划定的水源地,建设项目是被禁止的。2017年以来,市文广旅局着眼阿什哈达摩崖遗址承载的厚重历史人文资源底蕴,依托明清造船厂遗址博物馆,积极推动建设具有展示高度实景化、服务功能更加完备的船厂文化展馆,目前,该处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下一步,将依据规划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二、关于重镇文化,建议复建文物性建筑方面
“吉林将军署”、“将军府”、“满洲八旗官衙”、“吉林老城门、老城墙”等是吉林市历史记忆符号,目前已经全部灭失,在原址恢复重建具有一定的难度,按照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已经损毁的文物建筑一般不准恢复重建,确需恢复重建的需要按照相应的文物级别报国家、省文物部门审批,原址恢复重建难度很大。在吉林市城区内以这些历史符号为依托,建设一些具有历史背景的仿古建筑,对于提升吉林市历史文化氛围很有意义。市文广旅局将积极推动相关单位将吉林市历史印迹融入城市发展建设当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三、关于山水文化,建议复建望祭殿和松花江神庙方面
近年来,吉林市政府、丰满区政府都非常重视小白山区域的开发建设,将其列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据了解,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丰满区政府正在推进此区域的规划建设工作。小白山望祭殿遗址是2007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第六批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的规定,小白山望祭殿遗址复建需要省政府批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吉林市文化局就多次开展复建望祭殿的讨论,先后拿出多个方案,但始终未成。市文广旅局将积极跟进小白山区域开发建设工作,根据建设项目实际,积极推动小白山望祭殿、松花江神庙复建工作。
四、关于交通文化,建议修建铁路博物馆方面
吉海铁路总站旧址现名吉林西站,为沈阳铁路局集团公司吉林车务段下辖二等站。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以来,各级领导对吉海铁路总站旧址的保护利用工作都非常关注,为了加强文物本体保护,吉林市文广旅局积极向国家、省文物局争取吉海铁路总站旧址本体保护工程的立项支持,该工程于2020年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预计2021年启动,2022年完工。
吉海铁路总站旧址以其突出的历史、艺术价值备受社会各界和广大游客、市民关注,为了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让文物“活”起来,打造吉林市文旅融合的新亮点,市文广旅局提出了拟结合吉海铁路总站旧址抢险修缮工程,推动该旧址辟为参观展览场所,建设“吉海铁路博物馆”(暂定名)的设想,近期正与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沟通协商相关事宜。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