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200MBOR886172/2021-10162 |
分 类: | 委员提案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市文广旅局 |
成文日期: | 2021年06月29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64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1年12月29日 |
索 引 号: | 11220200MBOR886172/2021-10162 | 分 类: | 委员提案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市文广旅局 | 成文日期: | 2021年06月29日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64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1年12月29日 |
李石碂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丰富我市冰雪温泉旅游产业要素的建议》(第642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针对我市旅游业业态单一、产业链不长、粗放式管理等问题,“十四五”期间,我们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后疫情时代特点,加快转型,有序升级,通过努力实现“产品、产业、环境的三个转变”,构建以四季旅游为指引,冰雪旅游为主导,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突出“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助力我市旅游产业翻番。
1.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新体系。一是优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构建松花江生态文化旅游带,主城都市旅游核心区、泛北大湖冰雪旅游核心区,环城生态游憩圈、市域旅游拓展圈,松花江左翼-自然冰雪翼、松花江右翼-农林康养翼“一带贯穿,两区驱动,两圈联动,双翼齐飞”的“1222”总体格局,突出“旅游+”、“+旅游”良性互动功能,围绕推动文旅业与现代农业、体育、健康、文化、农业、工业、教育等深度融合发展,形成“1+7”的全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新局面。二是强力推动冰雪产业大发展。聚焦吉林市冰雪旅游核心资源,将北大湖区域、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区域、松花湖风景区等区域整合,打造冰雪与体育、文化、装备制造、科技、人才培养等融合发展的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试验区,进一步完善冰雪基础设施,做优冰雪旅游产品,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塑造冰雪文化之城。三是完善旅游要素供给。面向市场推出一批“网红型”吉菜名宴、名菜、名点、名小吃;引入高星级商务酒店、特色文化主题酒店等高端酒店,出台鼓励地方民宿发展;开展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研发、评价、认定和管理,开发文化内涵丰富、主题特色鲜明的系列文化旅游商品;邀请知名导演编剧,围绕满族文化、松花江文化、红色文化,编排大型实景舞台剧,在景点、主题娱乐区引入灯光秀、夜间娱乐等活动,增强夜间可游性。
2.构建特色旅游产品新体系。一是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打造丰满、龙潭、蛟河、桦甸4个优质休闲度假名城;培育大荒地稻香小镇、搜登站温泉小镇、北大湖度假小镇等10个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晓光民俗村、丰满孟家村、韩屯满族村5个民俗风情村;改造河南街、东市场等4个休闲街区,推动全市旅游目的地提档升级。二是打造品牌旅游活动。持续开展国际雾凇冰雪节、松花江避暑休闲季、蛟河红叶节、桦甸白桦节等大型品牌节庆活动,做到届届有创新、年年有提高。指导各县(市)区和重点景区开展帐篷露营节、草地音乐节、温泉养生节等内容丰富的旅游活动。三是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在雾凇冰雪方面,重点推动北大湖、万科松花湖旅游度假区提质扩容。在避暑康养方面,重点推动松花湖、拉法山等生态项目提档升级。在历史文化方面,重点打造乌拉街满族特色小镇、水韵江城水上实景演艺、北山·宗教养生度假综合体等项目。在乡村休闲方面,重点开发金珠花海休闲农业度假区、孟家乡村旅游一条街等项目。在研学教育方面,重点发展哈达湾1934工业遗产公园等项目。
3.构建旅游服务保障新体系。一是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区域快旅系统和慢游交通系统,开通定制旅游班线和公交旅游专线,建设松花湖、拉法山、朱雀山、红石、白山等5大主题公园步道工程,长吉、吉舒、环北大湖等11条骑行绿道,“一江三湖”、“拉法红情”、“浪漫雪国”、“吉美乡村”等4条自驾风景道。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市本级+各县(市)+相关景点的“1+5+X”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松花湖、北大湖、红叶谷、金珠花海等13个精品汽车示范营地,推广“一部手机吉林游”APP,推动重要旅游场所旅游标识覆盖率100%,A级景区旅游厕所、无障碍通道全覆盖。三是创新营销推广模式。突出“旅游文化名城”的发展定位,重点打造“雾凇之都·滑雪天堂”和“清凉胜境·诗画松江”旅游品牌,推进我市与长春旅游同线,与东北主要城市共同打造避暑休闲度假和赏凇滑雪温泉精品线路,巩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旅游市场,拓展东北亚、东南亚、港澳台等入境市场,促进我市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实现翻番目标。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