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18XJ/2022-01406
分  类: 固定资产投资 ; 通知
发文机关: 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2年01月24日
标      题: 关于印发《全市一季度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吉市发改投资发〔2022〕6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18日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18XJ/2022-01406 分  类: 固定资产投资 ; 通知
发文机关: 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2年01月24日
标      题: 关于印发《全市一季度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吉市发改投资发〔2022〕6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18日
关于印发《全市一季度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吉市发改投资发〔2022〕6号 

  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

  现将《全市一季度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124日  

全市一季度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方案

  为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稳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按照《全省今冬明春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两确保一率先”决策部署, 深入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发挥重点项目建设核心作用,全力抓好一季度项目建设工作,确保全年全市投资增长目标,争取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冬季施工项目建设进度。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推进48个冬季施工项目建设进度。各县(市)区、开发区逐个项目调度推进,确保按计划实施。(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二)夯实2022年投资和项目。按行业、领域逐项梳理挖潜项目,特别是一季度计划实施项目,积极对接投资主体,夯实年度投资计划,确保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00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0%。(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开展集中审批。对2022年新开工项目,特别是春季集中开工项目,倒排工期,集中办理立项、规划、土地、环评、水土保持方案、能评、施工许可等手续,加快资金到位、土地征拆、市政接入等开工前准备工作,变“冬闲”为“冬忙”,为项目早开工奠定基础。(责任单位:市政数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规自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林业局等)

  (四)做好春季集中开工准备。筛选春季集中开工项目清单,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明确集中开工各项工作安排,3月初,组织150个以上项目集中开工。3月中旬,再推动一批项目参加全省项目集中开工,形成强大声势,营造狠抓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五)强化招商引资落地落位。对我市在2021年央企助力吉林振兴发展座谈会、第十三届东博会及第六届全球吉商大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中签约的61个项目建立台账,实施“清单化”管理,力争一季度集中落地开工一批项目。(责任单位:市合作交流办)

  (六)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坚持以“六新产业”和“四新设施”为引领,深入科学策划包装一批立市性、“双碳”、补短板、优质企业上下游、闲置资源盘活等产业链项目。强化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向碳纤维标准化厂房、肉牛养殖、卫生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倾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产业链责任部门)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用地保障。提前与项目单位对接,主动了解项目用地需求,加快推进一季度开工项目征地组卷报批,确保“三早”项目开工前用地手续办结。推行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完善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工业用地出让方式,及时为专项债券项目办结用地手续。(责任单位:市规自局)

  (二)优化用能保障。全力争取吉恩镍业6万吨硫酸镍、吉林化纤1.2万吨碳纤维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省能评批复,加快开展优洁生物日化及生物发酵产品、鸿源绿洲石粉深加工等一批项目市级能评审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三)提高审批效率。对环境影响评价、雷击风险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取水许可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事项推行区域评估,区域覆盖的单个项目可取消或简化评估。其中:取水许可审批符合承诺制管理类型的项目,可以实行告知承诺制;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行承诺制管理。(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地震局、市水利局)

  (四)加强金融服务。抢抓降准政策有利契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直贷项目和单列指标,力争信贷资源适当向一季度倾斜。继续推行“无还本续贷”抵押登记,挖掘运用小微企业各类资产和优质合作主体资信,创新推出系列信贷产品。梳理融资需求清单,一季度组织专场银企对接活动不少于4次,线上线下银企对接活动不少于8次,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5%。(责任单位:市金融办)

  四、组织实施

  (一)建立包保机制。遴选引领带动作用强、提升产业高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大项目,分为重点实施重点推进两个层面建立市级领导、责任部门包保重点项目机制。市委常委按照包保县(市)区、开发区分工,督导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协调解决项目用地、资金、用能、运力保障等问题。(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二)加强调度服务为每一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配备项目服务秘书,全程跟踪服务、领办代办。项目中心每天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全面掌握项目建设遇到问题,推送给相关责任部门解决,实施精准协调服务。(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开展赛马考评。实行“赛马”评比机制,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每月通过运行分析会发布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单项排名及综合排名情况。(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抓好宣传报道。紧紧围绕全市“四六四五”发展战略,统筹用好主要新闻媒体、公众号、客户端等各类宣传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我市重点项目、春季集中开工项目建设中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成效,组织系列报道,展示我市项目建设成果。(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