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18XJ/2020-07694
分  类: 委员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0年06月16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55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0年06月16日
索  引 号: 1122020001351318XJ/2020-07694 分  类: 委员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0年06月16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55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0年06月16日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55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韩瑞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避免同质竞争提高项目质量的建议》(第552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规划产业园区激发聚合效应 

  围绕空间相近、产业相关、资源互补,整合资源要素,规划园区发展布局,明确产业定位,合理配置招商资源,强化产业集中招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创新集群。我市对标国家政策,精准谋划了系列产业园区项目,实现产业集群化、链式化发展。吉林经开区精细化工产业园今年计划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总投资16亿元。吉林经开区绿色化工产业园,由北京四环医药控股公司投资40亿元,建设万吨级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业园项目。吉林经开区化工医药产业园现已确定浙江解氏、江苏吴中、浙江乐斯3户企业入驻,总投27亿元。另外,打造产业园区,吸引项目集聚,务实推动园区共建,如,吉林高新区中德工业园一期、吉林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新食品区创新创业孵化基础、中新食品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新食品区中深层地热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磐石市无抗生物产业园、桦甸市健康产业园等。 

  二、统筹招商项目,避免同质化竞争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招商引资统筹力度,不断优化全市招商结构,务实开展精准招商,各县(市)区、开发区围绕各自特色产业,积极组织开展专项产业招商,逐步形成了园区特色化、区块错位化发展格局。外县市和城区引进项目差异化明显,化工等重点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一是矿产资源类、装备制造类、农产品加工类、医药健康类项目,主要集中在五个县(市)。体现在:矿产资源类项目12个,主要集中在舒兰市(钼资源)、磐石市(石墨资源)、蛟河市(石材资源)、桦甸市(钙资源);装备制造类项目5个,主要集中在永吉县、磐石市;农产品加工类项目5个,五个县(市)均有分布,侧重点不同;医药健康类项目5个,主要集中在永吉县(种植类)、磐石市(生物医药类)、蛟河市(研发类)、桦甸市(保健品类)。二是房地产等现代服务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四个城区。体现在:房地产类项目15个,主要集中在处于“退二进三”发展进程中,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船营、昌邑、丰满、高新4个城区。三是化工类项目,主要集中在龙潭区、经开区。体现在:龙潭区主要引进石油化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类项目,经开区主要引进精细化工类项目。 

  三、深化对口招商,加强合作交流 

  一是高位推动,加大项目合作进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部署,组织现场办公,强化互访交流,落实合作举措,一批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合作项目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27个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实现签约,投资额217.8亿元,15个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额106亿元;其中,乐斯绿色农用原药产业园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年产3000吨咪鲜胺项目、吉浙电商贸易产业园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二是加强经贸交流,务实推进合作。瞄准重点对口省份城市,聚焦重点产业,提升合作层次,扩大合作领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先后率领温州知名商会及企业家来我市考察,洽谈推进合作项目;持续开展“浙商吉林行”系列活动,组织参加在宁波市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及吉林省投资环境推介等经贸会议,通过整合资源、市县联动,累计开展多频次、多角度、深层次产业互动与企业间交流20余次,与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义乌市等浙江省重点城市,围绕化工、新材料、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建立了长期互访与深层次对接机制,达成一批项目意向。 

  三是拓宽招商渠道,开展商协会合作。积极拓宽共享发展平台,促进资本流动、资源共享、资讯互通。现已与浙江省石材行业协会、浙江省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签约为友好关系单位,建立长期互访交流机制;与宁波市吉林商会等浙江省商协会组织互访频繁,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为实现长期共赢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工作 

  一是抓好落实,确保招商工作延续性。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围绕落实《吉林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吉林市冰雪装备产业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各县(市)区开发区招商部门职能作用,强化政策对接和企业扶持力度,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真正兑现到位,为招商项目签约和后续发展做好政策保障;在招商项目谋划过程中,精准把握政策方向,认真谋划包装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高质量招商项目,不断充实更新招商项目储备库,提高项目落地转化率;在招商工作对接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吉林省招商引资项目网上对接会”等招商展示平台,及时更新招商项目信息,明确专人做好招商咨询和对接服务。对重点招商项目,做到 “一个项目、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二是完善推进机制,加快项目进程。建立重大招商项目专班推进机制。细化具体目标任务,统筹高效推进,全面提高招商项目落地效率。建立“日调度”工作机制。每天调度汇总各县(市)区、开发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新签约项目、计划签约项目、谋划包装项目等情况,针对问题精准施策,加快项目合作进程。建立整体联动推进机制。加强与各职能部门在项目前期手续批办、投资项目入库、项目达产达效等方面的联动配合,形成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协调各县(市)区、开发区与浙江省吉林商会、北京市吉林商会、深圳市吉林商会等商协会组织以及东方龙商务、谷川联行等招商中介机构建立联系,开展委托招商和中介招商,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项目服务。落实《吉林市纪委监委关于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有担当的干部服务项目建设。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和“依法依规、简化程序”的原则,加快审批事项办理速度,指派专人跟踪指导,及时解决企业难题。对重点项目分类采取联合会商、线上线下相结合、“屏对屏”评审、分阶段审查等方式,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强化对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审批服务工作督察督办,着力打造良好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环境。 

  四是树立科学导向,强化考核管理。切实发挥招商考评工作的杠杆调节和激励约束作用,强化对省签约项目调度系统和市投资项目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的项目录入及到位资金统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把项目落地、资金到位作为考核招商工作的指挥棒,以考实、考准为原则,在综合考量招商项目数量、质量的前提下,突出考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五是严格筛选项目,杜绝虚假开工。2020年全省“三早”行动暨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是省委、省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顺应东北气候特点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促进稳投资的重要抓手。为杜绝“滥竽充数”“开而不工”,“三早”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明确要求集中开工项目前期手续必须符合要求,具备开复工条件,要真开工、真建设,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搞形式上开复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三早”行动春季踏查的部署要求,省工信厅马毅副厅长带队12人分成五组,于5月6日至8日历时三天,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并与项目负责人当面核实情况等方式对吉林市所有“三早”开复工项目进行了逐项核查。10日,俊海省长实地踏查吉林市“三早”项目并听取省工信厅核查情况报告,吉林市178个开复工项目,无停工项目或未开复工情况。 

  五、及时转变招商方式,积极做好防疫期间招商工作 

  年初以来,吉林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谋划新形势下招商工作,及时转变招商方式,改“面对面”为“屏对屏”,努力化危为机,围绕落实“三抓”“三早”行动,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制定了《吉林市招商引资专项行动计划》绘制“产业树”及“招商地图”,开展项目谋划包装、招商信息储备、业务培训等工作,加大项目线上对接洽谈签约力度。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因势利导,带头运用新平台、新手段亲自洽谈推动招商项目,实现了恒大温泉小镇、钼产业园、生态环保产业园等项目网上视频签约,为疫情防控条件下有效开展好招商引资工作做出了实实在在的示范。 

  截至目前,全市实现招商到位资金63.3亿元;102个项目实现签约,投资总额1002亿元;重点在谈项目140个;谋划包装招商项目166个。吉林市招商工作4次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刊登,被省委《吉林工作交流》专刊报道,先后6次被省政府《每日政务要情》采用,省长景俊海3次对吉林市招商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联系人:刘  ,联系电话:13704415128 

    

2020年6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