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应急管理“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开属性和政策解读
一、公开属性
此件公开执行
二、政策解读
1.起草依据。《应急管理“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我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起草的重要依据是《“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吉林省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和《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
2.规划目标。到2025年,全市灾害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灾害事故得到根本遏制。基本建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和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全市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分类目标6个方面: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更加完善、应急管理事业基础更加坚实、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共建共治共享体系逐渐形成。
3.主要任务。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核心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保障体系、提升应急科技文化水平、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4.重点工程。根据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梳理提出九大工程项目:应急指挥中心“智慧应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能力建设工程;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应急管理科教融合创新工程;防汛抗旱工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程;乡镇及社区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应急装备配备重点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5.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资金保障、评估考核三个方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本规划为今后五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